200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刘亮华去办低保手续,却被工作人员说了句“不要脸”,顿时怒火中烧,一把火烧了民政局!令人意外的是,警方调查后,却把他无罪释放了…… 主要信源:(凤凰卫视——刘亮华替战友申请低保遭冷遇后怒烧民政局|刘亮华|中越战争;凤凰新闻——中越战争35周年祭·英雄刘亮华) 2007年5月的一个下午,湖北武穴民政局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态度让刘亮华难以接受。 这位工作人员眼神里带着轻蔑,语气不善,大声质问刘亮华为何骑着摩托车还来申请低保,言语间充满了指责。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刺进了刘亮华的心里。 他不是第一次感受这种屈辱,但这次不同,一股无名火腾地升起。 面对工作人员的挑衅,他反问了一句:信不信我烧了这屋子? 对方不以为意,甚至还流露出嘲笑的神情。 刘亮华没犹豫,转身推了摩托车进来,拔掉油管,用打火机点燃汽油。 火苗“呼”地窜起,迅速蔓延开,浓烟滚滚中,整个办公室一片狼藉。 工作人员慌了神,连忙逃出门报警。 这时,和刘亮华同行的兰姓战友急坏了。 他一把拉着刘亮华往后退,生怕火势伤到人。 同时,他赶紧打电话给其他战友。 消息传得飞快,没过多久,上百名退伍老兵从四面八方赶来现场。 这些人和刘亮华都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一听说他出事,都急红了眼。 大家围在一起,讨论怎么帮忙。 有人提议联名请愿,向官方说明刘亮华的特殊情况,希望减轻处罚。 就在一片混乱中,警察赶到现场。 警官上前询问情况,刘亮华依旧神情恍惚,嘴里还念叨着武器和战斗场景。 兰姓战友向警察解释,刘亮华的精神状况不对,建议先送医院检查。 警察查看现场后,对这位战场英雄表现出敬意,立刻同意安排医疗。 医生检查后,诊断刘亮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伴精神障碍”。 最终,官方处理结果是:刘亮华赔偿民政局的财产损失,不做刑事追究。 这桩看似重大违法的案件,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刘亮华为什么会如此冲动? 这与他的过去密不可分。 他出生于湖北一个普通家庭,性格温和内向,年轻时总被人笑称“爱哭包”。 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加剧时,国家号召参军,他主动报名入伍。 刘亮华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六连,这个连队出了名的高标准。 刚到连队时,刘亮华弱不禁风,训练总达不到合格线,还动不动就掉眼泪。 战友们私下议论,说他是湖北最窝囊的兵。 后来,一位名叫罗敏的老乡站出来保护他,严词警告其他战友不得欺负。 这件事激发了刘亮华的斗志。 他开始拼命训练,起早贪黑,一点一滴提升技能。 两年下来,他从“累赘”变成了体能标兵,彻底洗刷了软弱标签。 1984年,六连奔赴老山前线参战。 炮火连天的环境锤炼了士兵们的意志。 刘亮华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表现抢眼。 1985年,连长下令组建敢死队,任务是拔掉敌军的小尖山阵地。 刘亮华第一个报名。 战前,他找到罗敏,托付后事,情急之下又哭了,这是两年来首次流泪。 行动当天凌晨,敢死队摸黑潜入阵地。 但行军路上地雷密布,进度迟缓。 时间紧迫,刘亮华率先冒险前行。 途中,副排长林祖武中弹倒下,刘亮华硬是转移对方后继续冲锋。 到山顶后,他一人面对敌军,枪战交火中消灭两名敌人。 接着,其他战友陆续抵达,双方激战20小时,直到援军到来。 敢死队16人中4人牺牲,刘亮华却顽强存活下来。 这次行动为他赢得一等功,事迹登上《解放军画报》,在全国巡回演讲荣誉加身。 但战后生活并不顺遂。 1986年,刘亮华在军营里与连长发生争执,情绪失控,朝空地开火发泄。 这一行为被部队处分:功勋降为二等功,强制退伍复员。 回到湖北后,他被分配到烟草局工作,结婚生子看似安稳。 可战争阴影如影随形。 夜晚梦里,他总是重复小尖山的激战场面;白天,听到鞭炮声就卧倒躲避,情绪激动时对着桌椅拳打脚踢。 2007年的事件是多年积压的爆发。 兰姓战友找到刘亮华,提到另一个战友申请低保屡遭拒,刘亮华仗义帮忙。 在民政局的那一幕,工作人员的无理质疑触及了他深层的创伤。 战场英雄在和平年代受辱,直接点燃了压抑的精神病态。 事后,刘亮华的精神状态得到正规治疗。 在战友和家人支持下,他回村办起了养殖场,生意红火,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病情逐步好转后,他过上了安稳日子。 这起事件,让人看到战争对人的永久影响。 荣誉背后,是不可磨灭的心理伤痕。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刘亮华去办低保手续,却被工作人员说了句“不要脸”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22 09:24: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