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秋,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听说临沂县仇杀成风,决定狠狠治理一下,于是赴临沂升堂审案,审讯了一件两姓相互仇杀的案子。案情是:1925年王姓家族闯入唐家杀死唐家6人,5年后,也就是1930年唐家又召集人手报仇,杀死王家7人。短短6年时间,两家相互仇杀13人,实在是人间惨剧。 事情得从1925年说起。那年,王氏家族和唐氏因为田界纠纷起了冲突,王家人夜闯唐宅,杀了6口人,血洗全场。唐氏咽不下这口气,熬了五年,到1930年召集人手报仇,杀了王家7人。六年时间,两家你来我往,死了13个人,仇恨越结越深,简直成了人间地狱。这事儿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乡里人一提起来都摇头叹气,说这仇杀啥时候是个头啊。 韩复榘是谁?民国时期山东的头号人物,1930年起当省主席。这家伙是个军阀出身,治山东靠的就是一个“狠”字。他在教育、治安上干了点实事,但也因为手段太硬,挨了不少骂。1935年,临沂仇杀的事传到他耳朵里,他坐不住了,觉得这不整治一下,山东还不得乱套?于是亲自带队去临沂,摆开架势要好好审一审这桩大案。 韩复榘的判决来得快,也狠得离谱。他直接下令:唐氏全家11口,不管男女老少,全都枪决;王氏家族呢?一个都没动。咋回事?韩的理由听着挺“有逻辑”:1925年王氏杀人的时候,他还没当省主席,管不着;1930年唐氏报仇的时候,他已经在位了,必须严惩。这话乍一听有点道理,但细琢磨全是歪理。法律不是讲人人平等吗?他凭啥以自己上台时间划线,厚此薄彼?更别提84岁的老人和12岁的孩子都杀了,这手段狠得让人毛骨悚然。 韩复榘这一招确实把当地震住了。枪声一响,临沂的仇杀风气立马消停了不少,谁还敢顶风作案?可这法子真是“以暴制暴”,治标不治本。仇恨这东西,不是你杀光一家就能消的,反而可能在暗地里越积越深。唐家没了,王家独大,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再出啥幺蛾子?韩这判决,看似平了乱,实则给社会埋了个定时炸弹。 这案子也不光是王唐两家的事,背后是旧中国农村的通病。那个年代,家族观念重得要命,法律意识淡得可怜,教育又跟不上。田界纠纷这种小事,搁现在打个官司就完事儿,可当时呢?动不动就抄家伙拼命。官府还腐败,司法不公,老百姓压根不信法律,只能靠自己“伸张正义”。韩复榘这么一闹,表面上压住了,可这些深层问题一个没解决,仇杀的苗头早晚还得冒出来。 说起来,韩复榘的下场也挺唏嘘。1937年抗战爆发,他当了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守山东。结果日军一来,他不战而退,丢了济南,全国骂声一片。1938年,蒋介石把他骗到开封抓起来,最后在武昌枪决了。韩这人,治地方靠狠,打仗却怂,落得个身败名裂。他的死,跟他治山东的路子脱不了干系——光靠高压,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韩复榘这判决,还让人想想法律到底是啥。法律得公平,不能谁当官谁说了算。他拿自己上台时间当标尺,随手定人生死,这就是赤裸裸的滥用职权。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更是没人性。搁现在,这叫啥?践踏人权,破坏法治。法律是社会底线,谁都不能踩,更别说拿来当自己耍威风的工具。
1935年秋,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听说临沂县仇杀成风,决定狠狠治理一下,于是赴临沂升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22 09:27:19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