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

墟史往事 2025-07-22 10:32:05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炕上,谁料,女兵解开衣襟,王学文震惊:“怎么会这样……”     1937年,侵华战争正式打响,日本鬼子带着精良的装备冲进中国,妄图亡国灭种。     汉奸弯着腰,为敌人带路,英雄们挺着腰,用生命筑起长城,这仗打的困难。     那一年冬,西路军为与部队汇合,一路向西挺进,途径张家庄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凶残的马家军。     这支部队全副装配了最新的日本装备,西路军装备差了一些,两方在村庄附近爆发了激战,接连几日,西路军吃了不小的亏。     在这种情况之下,西路军布置了最新的战术,正面对抗绝对不行了,我们要发挥民众基础,打游击,找口子突破。     确立战术的当晚,一声嘹亮的啼哭在营地传出,战士吴仲廉生下了孩子。     战士们看见新生的希望,十分高兴,拿出了不少攒下的吃食喂给孩子,母亲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可天明时候的枪响,破碎了她的希望。     眼下马上就要突破,带着孩子打游击简直天方夜谭,自己一定要找户人家将孩子收养起来。     可这也是个不小的难题,马家军凶残的厉害,周围的村民谁也不愿意惹上麻烦。     思虑一日,她差点准备带着孩子突围,幸而一个好消息传来。     为她接生的接生婆知道了她的考虑之后,介绍了当地的一个富户家庭。     这家庭刚刚生下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年纪相仿,寄养过去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吴仲廉听了接生婆的话,心里还有些顾虑,这种富户家庭,真的愿意收养自己的孩子吗? 她问了接生婆一句,没想到接生婆哈哈大笑起来。     这富户家庭的主人姓王,名叫王文学,是当地有名的善人,作为地主,他从不欺凌佃农,遇上灾年,他一分钱不要分派粮食,收养个孩子自然也不成问题。     送走接生婆,吴仲廉思虑再三,孩子带在身边肯定不行,不如搏一把。     次日,她将孩子包的严严实实,送到了王学文家门口,敲了几下门,出来一面容和善的中年人,他见吴仲廉冻的厉害,赶紧将她带进屋子里。     外出许久,吴仲廉担心生变,赶紧说明自己的来意。     王学文是知道红军这支队伍的,可他心里也很担心,当前中国的形式不好,接了这孩子进来,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可不好交代。     他本想拒绝,可看见孩子,他想起自己接连夭折的几个孩子,话就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吴仲廉的目的达到后,裹着衣服匆匆离开。     数月之后,一个消息传来,孩子的父亲在战斗之中牺牲,母亲也被抓去。     王学文心里心疼这个孩子,自出生就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亲了,往后的日子,他待这孩子就和亲生的一样。     他本以为这个秘密会永远藏下,却没想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几个解放军战士来到他的家里寻找当年的孩子。     此时他才知道,当年吴仲廉被捕之后又被解救了出来,如今她来找自己的孩子了。     这孩子养了许久,他有了感情,可孩子毕竟是别人的孩子,让母子相隔,他实在做不出来。     一日晚,他叫来养子王继曾,将他的身世说了出来,并给了他些钱,让他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最危难的时候,他不顾危险收养了孩子,在最安全的时候,他放弃了亲情,将孩子送回亲生母亲身边。     军民鱼水情,这件事完美的诠释了这个词语,令人感动的是,这孩子并未忘记自己的养父,一旦得了空闲,他总会买点父亲喜爱的东西回去看看,这也不辜负王学文当年如此照顾他了。

0 阅读:276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