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一和尚和一个女子一见钟情,但和尚从未碰她,过了几天后,女子问她其中的缘由,但和尚只说一句话,女子就哭了起来。
主要信源:(《苏曼殊全集》;澎湃新闻——民国奇僧苏曼殊)
苏曼殊生在1884年的日本横滨,祖上是广东香山县人。
他爹苏杰生在日本做茶叶买卖,认识了个日本女人,生下了他。
这孩子身份见不得光,因为母亲连小妾的名分都没有。
生完孩子不久,这日本女人把他丢给了亲姐姐抚养,自己走了。
苏曼殊打小就没见过亲娘。
六岁那年,他爹突然接他回国。
原来苏家在国内家大业大,偏就是没儿子继承。
苏杰生这才想起日本还有这么个骨血。
小曼殊跟着养母到了广东,哪知道进了大宅门才是苦日子的开头。
家里上上下下都拿冷眼瞧他。
一半因为他是私生子,一半因为他是日本人养的崽。
养母受不了白眼,自己跑回了日本,留下个没娘护着的孩子。
更惨的是没过两年,苏家的生意垮了。
苏杰生一拍屁股跑海外翻本去,把苏曼殊扔给了正房太太。
这孩子有回病得只剩半条命,正房夫人连大夫都不给请。
小曼殊在床上硬熬了几天,居然挺过来了。
这场病让他看透了人心,知道这大宅院里谁也不会把他当自家人。
十二岁那年,他瞅见个和尚来化缘,二话不说跟着人家跑了。
庙里的日子也没想象中清净。
半大孩子要早起念经,整日青菜豆腐。
苏曼殊实在熬不住馋虫,偷偷逮了庙里的鸽子烤着吃。
老和尚鼻子灵,闻着肉味就把他揪出来,一顿训斥赶出了山门。
头回当和尚,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
十四岁撞上转运的机会。
有个表哥要去日本留学,他死乞白赖跟上船。
这一去就像鸟出笼,在横滨学校里显露出手艺。
画的水墨山水人人叫好,作诗作文也灵气十足。
更难得的是他通晓好几国话,先生都当他是块宝。
好景总是不长。苏曼殊在学堂里遇见个叫菊子的姑娘,两人悄悄好上了。
可这事儿捅出来,菊子家骂他野种,姑娘受不了羞辱跳了海。
抱着捞上来的尸首,十九岁的苏曼殊心凉透了,扭头又去庙里剃了光头。
这回当和尚更没定性。
寺里清规戒律像绳索捆在身上,他越念经越心烦。
某日趁着扫地的空当,溜下山直奔码头。
从此自号"曼殊",四处流浪打秋风。
正逢辛亥革命党人在日本活动,他热血上头跟着闹革命,写文章骂清朝。
可回国一看,好些个革命党人转头就捞钱享福。
苏曼殊气得跺脚,干脆又跑进庙门待着。
住持看他前科累累,特派个小沙弥盯着。
没出半月,他掀翻窗子跑了。
三次进庙三次逃跑,在佛门里成了个大笑话。
这人走哪儿都带着糖罐子。
有回朋友刚给他两块银元置冬衣,转眼就见他蹲在蜜饯铺门口,捧着糖渍梅子吃得直打嗝。
没钱的时候,他连身上的棉袄都能押给当铺换糖吃。
房东来收租,常看见屋角堆着装过糖的空瓶子。
吃起东西更吓人。有回在西湖和人打赌,他连着吞下六十个肉包子,吓得酒楼掌柜直喊肚子要撑破。
穷得没饭吃就猛灌凉水,六斤冷水下肚面不改色。
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吃法,生生把肠胃吃成了破风箱。
三十来岁就落下病根,疼起来在床上翻腾。
医生三令五申要戒荤腥、禁生冷,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
前脚医生刚出门,后脚他就溜出院,买上两斤酱牛肉蹲在胡同口大嚼。
住院期间护士看得严,他偷偷塞钱给护工买麦芽糖。
青楼是他常去的消遣处。
但里头姑娘都知道,这怪和尚来了只爱啃瓜子闲聊。
有次头牌姑娘故意撩拨,他倒说起菊子跳海的事,说得满屋子人掉眼泪。
鸨母背后跟人说,曼殊大师是真菩萨,专渡伤心人。
三十五岁冬天,肠炎犯得止不住血。
送去医院时已经像个纸片人,嘴里还念叨着巷口新开的糖果铺子。
临闭眼前,枕头底下翻出半包没吃完的糖炒栗子。
那年黄叶落得特别早,北平的槐树杈上尽是空鸟窝。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