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封年仅3岁的溥仪当皇帝,随即死了,太监就拿出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最后蒙上一块白布,一群法师跑进房间里吹鼓奏乐。[凝视] 1908年11月14日下午5点,紫禁城养心殿内,慈禧太后侧卧在龙床上,呼吸已经变得微弱。 军机大臣张之洞、鹿传霖等人跪在床前,等待着最后的懿旨。慈禧用尽最后的力气,口述了两道关键旨意: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嗣皇帝,任命载沣为摄政王。 这个决定并非临时起意,早在光绪帝病重时,慈禧就已经在考虑继承人选,当时符合条件的皇族子弟有限,溥仪是光绪帝的亲侄子,血统最近,而且年仅3岁,便于掌控。 11月15日下午3时,慈禧停止了呼吸,按照满洲旧俗,太监们将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放入她的口中,这是清朝皇室下葬的传统。这颗珠子产自印度,据宫廷档案记载,在暗处会发出淡淡的荧光。 慈禧的丧葬规格创下清朝之最,根据内务府的账目,整个葬礼耗资约227万两白银,其中仅棺椁就用去13万两。送葬队伍从紫禁城出发,经过德胜门,一直延伸到清东陵,全程128华里。 参与送葬的人员包括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八旗兵丁等共7920人。仪仗队伍中有64人抬的金漆龙棺,还有3000多件随葬品,包括翡翠西瓜、珊瑚树、金佛像等珍宝。 慈禧的一生始于1835年,她出身于满洲镶蓝旗,父亲惠征只是个普通的道台。1852年,17岁的她通过选秀入宫,初封兰贵人。因为生下皇子载淳,她的地位迅速提升。 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从此开始了长达47年的执政生涯。 在她执政期间,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但耗尽了国库。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1894年甲午海战惨败,赔款2.3亿两白银。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 戊戌变法是慈禧政治生涯的分水岭,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但仅仅103天后,慈禧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处死谭嗣同等六君子。 慈禧在生命最后时刻选择溥仪继位,引发朝野议论,御史陈田上奏称:“皇上年幼,恐难当大任。”但慈禧坚持己见,她相信载沣性格软弱,便于控制。 1908年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据当时在场的内务府官员回忆,3岁的溥仪在典礼上大哭不止,载沣不得不抱着他,小声安慰:“别哭,快完了。” 慈禧去世后,载沣确实如她所料,缺乏政治才能。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罢免袁世凯,但又不敢彻底处置,只是让其回籍养病。这个决定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爆发,载沣慌乱之下,只能重新起用袁世凯。但袁世凯趁机要挟,最终逼迫溥仪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正式宣告终结。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慈禧身后事,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用炸药炸开了慈禧陵墓的地宫。士兵们抢夺陪葬品时,将慈禧的尸体从棺材里拖出,扔在地上。 那颗传说中的夜明珠被孙殿英取走,后来几经转手,据1949年的一份档案显示,这颗珠子最后出现在上海的一个古董商手中,此后下落不明。 慈禧统治的47年,正是中国从传统帝制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她目睹了洋务运动的兴起,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也见证了立宪运动的萌芽。 从满清入关算起,清朝共传十帝,历时268年,慈禧经历了其中的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实际掌权时间超过任何一位清朝皇帝。 她的政治手段确实高明,1884年,恭亲王奕訢权势过大,慈禧借中法战争失利之机,将其罢黜。1898年,她又利用荣禄的军队,轻易瓦解了维新派的改革。 但慈禧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她始终无法理解西方文明的本质,把铁路、电报这些现代化设施仅仅当作“奇技淫巧”。直到1905年,在内外压力下才勉强宣布预备立宪。 历史学者分析,如果慈禧在1898年支持而非镇压变法,清朝或许能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成功转型。但她选择了保守,最终导致革命的爆发。 慈禧临终前是否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史书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亲手选定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位仅3年就失去了江山。 今天回看这段历史,你认为慈禧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在哪里?如果让你穿越回1898年,你会劝说慈禧支持变法吗? 信源: 《清实录》、《清史稿》
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
优优谈过去
2025-07-22 14:06:39
0
阅读:94
沉默
它乃中华的罪人应☞永世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