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快逃!”2003年,内蒙古一古墓被打开,只见一女尸身下流出不明液体,专家一见大吼一声,所有人迅速逃离了现场。 在内蒙古的一座大型采石场里,工人们正在进行工作。 当他们准备为明天炸开山石时,突然,负责清理现场的工人老张,踩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裂缝! 而在裂缝里,竟然显露出一段人工砌筑的石壁!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阵若有若无的“叮铃”声。 不到一个月时间,包括老张在内,这几位靠近洞口的工人,竟相继出现高烧、呕吐、皮肤溃烂等症状,最终离奇死亡! 采石场停工,人心惶惶。 人们窃窃私语,都说那洞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是“鬼铃”索命!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紧急报告后,迅速组织了一支考古队,火速赶往现场。 所谓的“古墓”,其外观极其简陋,仅由粗糙的土石堆砌而成,掩映在采石场裸露的山体之中,毫无皇家陵墓应有的宏伟气势,更像是一个匆忙掩埋的深坑。 然而,空气中残留的那股金属味,以及“鬼铃”之声,都预示着这座墓葬绝非寻常。 陈教授深知,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下令封锁现场,调集最先进的空气检测设备。 数据显示,洞口附近的空气中,水银蒸气浓度严重超标! 陈教授瞬间明白了工人离奇死亡的元凶,正是致命的水银蒸气! 同时,考古队也确认了,那神秘的“叮铃”声,来自墓室内悬挂的铜制风铃,因气流扰动而发出声响。 谜底初步揭开,但危险并未解除。 这座简陋的墓葬,主人究竟是谁? 为何会使用如此巨量的水银? 考古队制定了极其严格的防护方案,队员们全副武装,踏入那条狭窄、幽深的墓道。 墓道不长,尽头连接着一间相对宽敞的主墓室。 当他们进入墓室中央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屏住了呼吸! 一具巨大的棺椁,静静地停放在墓室中央。 它的颜色,通体呈现出一种如同凝固血液般的深红色! 棺椁四周,悬挂着一圈精致的铜制风铃,历经千年,铜绿斑驳,却依然保持着大致的形状。 微风拂过,风铃发出微弱的“叮铃”声。 更令人瞩目的是,血红色棺椁的表面,用金箔精心描绘着展翅欲飞的凤凰图案! 这绝非普通贵族,而是皇室成员! 墓室两侧的耳室内,堆放着丰富的随葬品,还有几件造型奇特的角形铃鼓,充满了浓郁的契丹萨满文化气息。 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契丹贵族女性。 然而,如此高贵的身份,为何墓葬外观如此寒酸? 更关键的是,那弥漫整个墓室、令人窒息的汞蒸气源头究竟在哪里?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考古队决定对棺椁进行非破坏性探查。 他们搬来了便携式X光机,试图透视棺内情况。 然而,扫过棺椁时,屏幕上的图像却出现了剧烈的抖动和干扰。 这个异常现象让陈教授觉得不对劲,他当机立断,命令所有队员退到墓道安全区域,只留下他和两名穿着最高等级防护的队员进行开棺尝试。 随着棺盖被缓缓移开一道缝隙,一股比之前浓烈数十倍的、令人作呕的金属腥臭气猛地喷涌而出! 紧接着,棺底,一股粘稠、暗沉、如同石油般的黑色液体,正从女尸身下汩汩涌出,顺着棺椁内壁缓缓流淌下来,滴落在墓室的地面上! 棺内是一具女性遗体,穿着华丽的契丹贵族服饰,丝绸虽已腐朽,但金线刺绣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见。 她的头上戴着精致的金丝发饰,脸上覆盖着一层用金箔打制的面纱。 令人震惊的是,女尸的保存状态异常完好,肌肤甚至尚有弹性! 这显然是水银强大防腐作用的“功劳”。 然而,进一步的检查,X光片显示,女尸的体内,包括胸腔、腹腔,甚至颅腔,都被灌满了水银! 她是谁?为何死后要遭受如此对待? 考古队展开了深入的历史文献研究,最终,线索指向了辽代早期一位皇室女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亲妹妹,余卢睹姑公主。 余卢睹姑公主,生于契丹耶律氏显贵之家。 她早年远嫁他部,凭借聪慧与地位,逐渐成为当地备受尊崇的萨满大祭司。 然而,她的命运因丈夫的选择而急转直下。 公元907年左右,其兄耶律阿保机为巩固权力,发动政变,铲除异己。 最终,或许是出于对丈夫的爱与忠诚,或许是出于对部族责任的担当,她选择了支持丈夫的阵营。 然而,叛乱很快被雄才大略的阿保机以雷霆手段平定。 当阿保机发现自己的亲妹妹竟然出现在叛军阵营中时,震怒可想而知! 尽管心中或有万般不忍,耶律阿保机仍以下令将参与叛乱的妹夫处死。 对于妹妹余卢睹姑,他或许念及骨肉之情,未施以极刑,但也绝不可能宽恕。 史载,余卢睹姑被兄长赐死。 作为最后的仁慈,阿保机下令以皇室规格安葬妹妹,赐予华服、金饰、凤凰棺椁,陪葬珍宝。 但因事起仓促,或因有意遮掩这段皇室丑闻,墓葬外部修筑得异常简陋,且未立墓碑。 无论真相如何,余卢睹姑公主的墓葬,为世人揭开了辽代早期一段充满权力斗争、家族背叛与宗教色彩的悲情历史。 主要信源:(搜狐网——2003年蒙古出土一座辽代墓,专家看到棺材中的女子,大喊:快撤)
“危险,快逃!”2003年,内蒙古一古墓被打开,只见一女尸身下流出不明液体,专家
炎左吖吖
2025-07-22 14:1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