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军突袭马鞍山,独腿神枪手王凤麟枪枪毙敌、弹无虚发,还击毙了一名日军

平原隐者吖 2025-07-22 14:19:37

1942年,日军突袭马鞍山,独腿神枪手王凤麟枪枪毙敌、弹无虚发,还击毙了一名日军军官和日军参谋长。然而,很快狙击步枪的子弹打光了,手枪也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

那年初冬的淄川马鞍山,寒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在悬崖峭壁上。山顶石缝里,一个独腿汉子拄着木拐,枪管架在青石板上,准星里晃动着山下密密麻麻的日军钢盔。

他叫王凤麟,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神枪手,左腿一年前被鬼子弹片削断,此刻却用仅剩的右腿撑起一杆狙击步枪,枪托磨得油亮。

这杆枪今天已经放倒了二十多个鬼子,包括一名举着指挥刀狂吼“活捉独腿八路”的日军参谋长。

山下的日军像黄蚂蚁般蠕动,膏药旗插满了对面山头。王凤麟身后只有二十来个弟兄,拄拐的伤员、别着手榴弹的老伙夫,还有藏在石洞里的家属。

益临淄博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的老父亲、抱着幼女的妻子、十几岁的妹妹。

他们手里拢共三杆长枪两把短枪,子弹不足半筐。没人说破,但谁都清楚:今天怕是得把命交待在这儿了。

王凤麟的枪法在东北抗日联军时就出了名,莫斯科留学时,他用水壶装炸药做实验,被苏联教官喊“爆破天才”,回山东后,他创下“10分钟炸碉堡”的纪录,鬼子铁甲车见了他布的地雷阵都得绕道。

可眼下比炸炮楼难上百倍,日军误信汉奸情报,以为山上有八路军指挥部和兵工厂,调来3000多人、30多辆汽车的弹药,飞机大炮对着巴掌大的山顶狂轰滥炸。

第一波炮击震得人耳朵流血,硝烟未散,百十号鬼子就顺着凿出的132级石阶往上爬,那窄道只容一人通行,活像送死的“人肉梯子”。

王凤麟枪口一抖,领头举军刀的鬼子钢盔瞬间开瓢。接着“砰砰”连响,山道上尸体摞成了堆。

西面陡坡突然轰隆一声,战士们推下早备好的滚石,磨盘大的石头碾得鬼子各种求饶。

打到日头偏西,山腰横七竖八躺了百八十具敌尸,王凤麟脸上被弹片划得血肉模糊,血糊住右眼还咧嘴骂:“汉奸死有余辜!”原来山下带路的谭姓维持会长正缩在树后指手画脚。

第二天更惨烈。日军调来重机枪封路,子弹打得青石板火星四溅。山上储水井被炸漏,伤员舔着岩缝渗出的冰碴子。

冯家十六岁的姑娘冯文秀猫着腰在弹坑间穿梭,给伤员包扎、搬石头,她爹冯旭臣胡子烧焦了还在喊:“宁可死在炮火里,也不当俘虏!”

石头砸光后,战士们抄起刺刀,家属们把桌椅劈成木块往下砸。

南天门失守时,王凤麟右胸中弹,血泡咕嘟往外冒。他摸出最后一颗子弹,转头望了眼后崖,冯家六口正相扶着走向悬崖,三岁的小女儿平洋还在母亲怀里懵懂地啃手指。

枪声在山谷荡出回音。冲上峰的鬼子只找到一具独腿遗体,灰布军装被山风掀起,像面褪色的战旗。

崖底躺着跳崖幸存的爆破手刘厥兰,他挂在树杈上听见最后一声呐喊:“山或崩,石或烂,烈士精神终古焕!”

这场仗,27名烈士用命换掉200多鬼子,连日军战报都承认“夺得一座空山”。

三年后,百姓在山腰立了碑,徐化鲁题了“气壮山河”四个大字。

如今崖壁上风雨蚀出的石纹,老乡都说像极了冯老汉的棉帽轮廓。

马鞍山的故事比狼牙山更壮烈,没有主力部队,没有充足弹药,有的只是残缺的身体和满门忠烈的血性。

王凤麟们打光了子弹,但那颗留给自己的子弹,击穿的何尝不是侵略者的痴心妄想?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