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议员何君尧提议,把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挪走,换成林则徐的铜像,去掉那些殖民时期留下的痕迹。 香港的街头漫步,许多地方看起来似乎都和我们熟悉的香港紧密相连:维多利亚公园宽阔的草坪、皇后大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以及法庭上法官所戴的白色假发,仿佛这些都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可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熟悉的元素其实是殖民时期的遗留,像是历史深处留下的烙印,尽管它们早已融入香港的日常,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甚至让香港的回归显得有些不完整。 的确,香港曾被英国统治了很长时间,城市中不少地名和建筑依旧带着浓重的英国色彩。像维多利亚公园、皇后大道这样的名字,甚至那座来回修建多次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这片土地曾经被外来者统治。 而那些在法庭上看到的白色假发,某些人甚至拿它与清朝的辫子相提并论,看上去让人不禁生出一丝不适。 这时候,香港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建议:是否该清理掉这些殖民遗留下来的痕迹。 他不仅建议改掉维多利亚公园和皇后大道这样的地名,还提出要将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移走,或者换上一个象征民族抗争精神的铜像,比如林则徐的雕像。 何君尧说得很对,这样的改变不是要抹去历史,而是要让历史的印记更加清晰,分清哪些是我们的光荣,哪些是我们的耻辱。 对香港来说,作为中国的土地,街上立着英国女王的雕像,显然与今天的国家主权是不符的。 我们凭什么要朝着一个曾经侵略我们祖国的符号低头呢?换上林则徐的铜像,让大家时刻记住那段奋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历史,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激励。 当然,也有人对这些提议持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皇后大道这些名字已经使用了这么多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情感,改掉它们似乎有些过于突兀。尤其是像罗大佑的歌中也唱过这些名字,改了之后,会让人感觉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一部分记忆。 还有人担心,改名的举措可能会被外界误解,认为香港不再包容,甚至影响到香港的国际形象。更有经济学者表示,改动这么多地名、建筑,光是市政系统和地图的修改就要花费数十亿港币,这笔账似乎不太划算。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些殖民时期的符号,尤其是与英国相关的名字和雕像,时刻提醒我们香港曾经被压迫的历史,留着它们,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可能反而让他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变得模糊。 正如何君尧所说的,不是要抹去历史,而是要让历史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位置,放在适当的背景下,让我们看到曾经的耻辱,更要看到今天的光荣。
香港议员何君尧提议,把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挪走,换成林则徐的铜像,去掉那些殖民时期
栗頿聊
2025-07-22 14:59:02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