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女特务刺杀彭老总失败,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彭老总得知后,却表示:“这

百年战争录 2025-07-22 15:30:06

1941年,女特务刺杀彭老总失败,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彭老总得知后,却表示:“这人千万不能杀!”,众人疑惑不解,事后才知道彭老总的英名。

1941年冬,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弥漫着肃杀之气。

一场针对副司令员彭德怀的刺杀未遂事件,将两名特务刘三柱、梅芳推上审判台。

锄奸部特派员张之轩捏着审讯报告,在指挥部里向彭德怀请示处置方案。

这位以铁血著称的将领双目布满血丝,连日熬夜处理军务让他面色憔悴。

听完汇报后,彭德怀沉默片刻,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刘三柱罪大恶极,立即枪决。梅芳留她活命。”

在场干部面露愕然。

梅芳不仅是本次刺杀的执行者,更直接导致警卫员王满星自杀。

当张之轩提出质疑时,彭德怀只平静说道:“别让她的孩子没了娘。”

这句话背后,藏着一段血色往事。

时间回溯到百团大战硝烟未散之时。

1940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正经历最严酷的“囚笼政策”。

日军沿着正太铁路修筑碉堡,每三里设一个据点,像铁箍般锁住太行山脉。

当时129师主力曾被压缩至邢台山区不足百里的狭长地带。

为打破封锁,彭德怀策划了规模空前的破袭战。

8月20日夜,105个团同时出击。

炸铁路的爆破声从娘子关响到德州,扒铁轨的民兵队伍像蚂蚁搬家般延绵不绝。

历时五个月作战中,日军记录显示共损失41个据点、186公里铁路线,相当于整条正太铁路瘫痪了三成。

捷报频传的背后,暗流开始涌动。

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1年度肃正计划》中明确指令:“对共军指挥中枢实施特别肃正”,悬赏十万银元取彭德怀首级。

太原特高课为此专门成立“彭目标”行动组,梅芳便是其中关键棋子。

这个化名“王满星表姐”的女人,身上带着典型日伪特务的印记。

根据八路军锄奸部档案记载,她原名刘玉梅,河北井陉县人。

1939年冬日军扫荡时,她全家七口被杀,尚在哺乳期的婴儿被刺刀挑在枪尖示众。

特高课用这个婴儿作要挟,将她训练成“燕子”,是专以色相诱杀抗日干部的女特务。

她的猎物王满星,却是块硬骨头。

这个24岁的江西老兵,腰间还留着为彭德怀挡子弹的疤痕。

当梅芳将毒药包塞进他手心时,他攥着纸包在炕上坐到天亮。

黎明时分,他默默替战友代班站岗,回屋后却把汉阳造步枪抵住了下颌。

锄奸部长杨奇清验尸时发现异常:死者右手指缝残留着褐色粉末。

经验证是剧毒氰化钾,与后来从梅芳住处搜出的毒药成分一致。

这份未启封的毒药,揭开了王满星自杀的真相。

他宁愿饮弹自尽,也不愿叛变革命或玷污军人荣誉。

连带着落网的刘三柱,暴露出更惊人的特务网络。

这个表面憨厚的羊倌,家中地窖藏有三部电台,账本里记着三十多个代号。

当锄奸队员按名单抓人时,有个卖货郎刚从情报点取走根据地兵力部署图。

若不是及时破获,日军冬季大扫荡将造成更惨重伤亡。

公审大会在武乡县召开那天,十里八乡的百姓举着镰刀铁锹涌来。

群情激愤要求处决梅芳时,彭德怀派人递了张字条:“务必留命,以观后效。”

这个决定当时引发不少议论,直到二十年后真相大白。

梅芳在监狱接受改造期间,其子被地下党从敌占区救出,1951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拖拉机手。

而放过梅芳的彭德怀,自己始终身处险境。

就在事发次年,日军特攻队化装成送亲队伍混入总部驻地,距彭德怀住处仅隔两个院子。

幸得房东大娘察觉花轿沉重异常,才避免血案重演。

这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最终病逝于1974年,时年76岁。

当年参与审讯的老保卫干部张之轩晚年回忆道:“枪毙刘三柱那天,梅芳在囚室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后来在劳改队当卫生员,抢救过上百伤员。彭总那句'留命',救了两条命。”

那页泛黄的悔过书至今保存在太原档案馆,落款处歪扭的字迹写着:再造之恩。

太行山的硝烟早已散尽,赤岸村的八路军总部旧址依然立着彭德怀铜像。

游人经过时常听讲解员提起这桩旧事:铁血元帅枪下留人的抉择,不仅让襁褓中的婴儿获得生路,也在血色岁月里划下人道主义的光芒。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