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可能再也没机会攻击伊朗了,在经历了为期12天的伊以冲突后,伊朗已经开始亡羊补牢,彻底更换受损防空系统,7月20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伊朗武装部队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马哈茂德·穆萨维表示,伊朗已更换在上个月与以色列冲突中受损的防空系统。 以色列其实是想通过精准打击,瘫痪伊朗部分重要军事和核设施,以军在攻击时非常注重对防空力量的压制。 伊朗的一些防空武器、雷达站在战斗中被摧毁,也有不少损伤,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一些关键目标甚至一度面临直接威胁,伊方虽然主要靠自研和引进的多型防空装备——包括来自俄罗斯的系统和自家新开发的型号——进行反击和拦截。 从效果上来说,还是暴露出一些技术短板,没有达到绝对防护的强度,不过,伊朗这次的快速反应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7月20日,伊朗高层就明确表示,所有被打坏的防空系统都已经换新,甚至整个网络都进一步整合升级,伊朗不光恢复得快,还强化了整套空防布局,把雷达、导弹系统和指挥调度连成一体,实现不同层级的联动。 这样即使有部分被摧毁,整体防线也不会彻底崩溃,伊朗这样做,相当于彻底堵住了以前的漏洞,以后想要用同样方式击溃他们的空防网,难度肯定直线上升。 从以色列的立场来看,他们原本以为通过突袭打击,能短时间内削弱伊朗空防,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战略主动,但是现在伊朗火速修复,并提高防护能力,以色列再谋划类似空袭,恐怕要面临更复杂、更多变的局面。 以色列国内的军事专家也意识到,光靠上一轮的战术,已经很难再取得同样的压倒性效果,未来如果想再对伊朗采取行动,不但成本会大幅上升,还必须仔细权衡合作盟友的介入和多条战线配合。 外部观察的人也都发现,这一系列反应其实不仅是伊以之间的小范围博弈,更影响着整个中东的安全局势。 阿拉伯国家、波斯湾地区的安全安排,都在关注伊朗军力恢复速度,有人开始重新评估本国的防空能力,也有国家加紧跟以色列分享技术和情报。 中东本身就不是一个安全形势单一的地区,现在大家都对未来的“多域作战”越来越重视——不只是比拼地面火力,更多的还有网络、电磁、反导等更高科技的对抗。 伊朗防空力量这次之所以能短时间恢复,不完全靠进口,更有本地化的工业体系给力,他们近年在投入经费、技术研发上都下了大功夫,像是新型国产防空导弹系统,包括多功能雷达,制造和替换变得越来越快。 伊朗还大幅提升相关预算,整个军工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弹性,成为这次修复的底气,对比之前完全依赖外部采购的日子,现在的伊朗显然信心更足,也有能力面对长期摩擦和战争威胁。 这场十二天冲突和随后的快速修复,让中东军事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伊朗的举动明显在向以色列和外部力量传递一个信号。 想要在短时间内用老办法击垮伊朗,已经非常难,如果说过去以色列还可能抓到一些突然行动的机会,如今面前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以色列可能再也没机会攻击伊朗了,在经历了为期12天的伊以冲突后,伊朗已经开始亡羊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22 16:15: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