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名哥伦比亚雇佣兵现身乌克兰战场:谁在收割这场战争? 乌军第47独立机械化旅突击连指挥官哈姆雷特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大约2000名来自哥伦比亚的志愿者抵达乌克兰。是什么把他们带到这里,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我不在乎,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专业地执行战斗任务。” 哈姆雷特的话冷得像块冰。两千条人命,在他嘴里轻飘飘成了“不在乎”的数字。可这些哥伦比亚人真的只是“志愿者”吗?还是说,乌克兰战场早已沦为全球雇佣兵的绞肉机? 翻开哥伦比亚的报纸,答案触目惊心。波哥大贫民窟的年轻人被中介以“月薪5000美元”诱骗,签下生死合同。等他们落地乌克兰,才发现自己不过是炮灰,连基本装备都得自掏腰包。 西方媒体默契地保持沉默。毕竟,雇佣兵的存在太敏感——它撕碎了“为自由而战”的童话,暴露出战争的丑陋本质:穷人卖命,富人算账。 乌克兰官方咬死“国际志愿者”的说法,可现实哪有这么浪漫?哥伦比亚退伍军人协会透露,这批人里至少三分之一是前毒枭武装成员,手上沾满血。把他们塞进正规军,和往火药桶里扔火柴有什么区别? 更讽刺的是,基辅一边接收拉美雇佣兵,一边哭诉“兵源不足”。但乌克兰真的缺人吗?还是说,泽连斯基政府宁愿花钱买外国亡命徒,也不愿让中产阶级子弟填战壕? 战场数据不会说谎。过去半年,外籍军团阵亡率飙升至47%,是乌军本土部队的两倍。这些死在异乡的哥伦比亚人,连遗体回国都要家属凑钱。所谓的“国际支援”,原来是一场精心包装的人口贩卖。 莫斯科趁机大做文章。俄外交部晒出雇佣兵合同复印件,白纸黑字写着“阵亡抚恤金3000美元”。这点钱在基辅连一平米房子都买不起,却能让拉美贫民争着送死。 西方金主们假装看不见。美国私人军事公司早就在暗中运作,把第三世界国家的退伍兵当商品倒卖。五角大楼去年就警告过“雇佣兵黑市失控”,结果呢?生意照做,仗照打。 最可悲的是那些哥伦比亚母亲。她们举着儿子照片在总统府前哭诉:“说是去当保安,为什么死在乌克兰?”政客们耸耸肩,转头又签下新的招募协议。 战争撕掉所有伪装后,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生意。当哈姆雷特们轻描淡写地说“不在乎动机”,他们真正不在乎的,是那些被榨干最后一滴血的廉价生命。
英国说都怪印度,让中国抓住了在雅鲁藏布江修水电站的机会!当地时间7月19日,
【62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