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女兵混入我军队伍,并使用了很多阴险手段。为了识别这些女兵,有人提

原上花绽放 2025-07-22 19:06:43

1979年,越南女兵混入我军队伍,并使用了很多阴险手段。为了识别这些女兵,有人提出了脱衣检查,但这种做法有失礼仪,好在张万年想出了三个妙招。 要说越南女兵这事儿,得先了解一下当时越南的背景。那会儿他们刚跟美国打完仗,国内青壮年男性死伤惨重,兵员极度短缺。为了支撑战争机器,越南当局搞起了“全民皆兵”,大量女性被征召入伍,送往前线。这其中,有的是被逼无奈,有的是被战争狂热冲昏了头脑。 这些女兵,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只负责后勤。她们接受了严格的特工训练,伪装、暗杀、下毒,样样都来。她们利用我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把自己伪装成手无寸铁的平民、农妇,甚至是孕妇,对我军发动突然袭击。 手段有多狠呢?举几个例子。她们会在解放军必经之路的水源里下毒,战士们又累又渴,喝了水就可能上吐下泻,失去战斗力。她们把手榴弹、炸药藏在怀孕的肚兜里,或者背着孩子的背篓里,趁着我军战士放松警惕,上前关心慰问的时候,突然拉响引线。 更极端的是,在一些关键阵地,比如著名的长条山战役,越南女兵排竟然在阵前集体脱掉外衣,赤身裸体地向我军射击。她们想用这种方式来扰乱我军军心,让年轻的战士们发愣、迟疑。就在你愣神的那一秒,冰冷的子弹可能就过来了。这种利用人性弱点的战术,可以说是毫无底线,也反映了她们在战场上的绝望与疯狂。 面对这种情况,我军确实很被动。开枪吧,对方看起来是“平民”;不开枪吧,自己人就得倒下。脱衣检查这种方法,想想就不可能,我军是仁义之师,干不出这种事。怎么办?前线指挥员们都急得不行。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万年站了出来。张万年将军可是个老兵了,从抗日战争一路打过来,什么场面没见过。他深知,任何伪装,只要仔细观察,总会有破绽。他没有搞什么复杂的大道理,就是深入一线,跟战士们一起观察、总结,最后琢磨出了三条非常接地气的识别方法。这三招,后来被战士们总结为“一看、二摸、三闻”。 第一招,叫“看脚板”。 越南地处热带,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常年下地干活的妇女,有个习惯,就是不爱穿鞋,或者就穿个拖鞋。长年累月下来,她们的脚掌又黑又糙,脚底板结着厚厚的老茧,脚趾也因为长期在水田里劳作而有些变形。但越南女兵不一样,她们要参加军事训练,要长途行军,必须穿军鞋。即便是穿那种用轮胎底做的凉鞋,脚上也会留下明显的鞋带印子,颜色深浅不一。所以,只要悄悄看一眼脚,基本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脚底板细皮嫩肉,或者有明显晒痕分界的,多半就有问题。 第二招,是“摸手掌”。 这个道理和看脚一样。越南农妇的手,因为常年使用锄头、镰刀等农具,老茧都长在手心、虎口这些地方,摸上去非常粗糙。而女兵呢?她们是玩枪的。长期握枪、扣动扳机,老茧的位置很特别,主要集中在食指和中指的指节部位。我军干部在接触可疑人员时,找个机会,比如递水、递食物的时候,不经意地碰一下对方的手,一摸就能感觉到差别。这个细节,是装不出来的。 第三招,更绝,是“闻味道”。 普通老百姓身上,是汗味、泥土味。而越南女兵,因为长期和枪支弹药打交道,身上会有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硝烟火药味。这种味道可能很微弱,但对于我们那些天天跟枪炮为伴的老兵来说,鼻子灵得很,凑近一点就能闻出来。这一招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但在实战中非常管用,成了识别敌特的最后一道保险。 除了这识人的三招,张万年还针对越南特工善于偷袭的特点,发明了“交叉布岗”的办法。他要求哨兵不能再背对背站岗,而是要面对面,形成一个对角线,互相能看到对方的死角。这样一来,一旦有特工想从背后偷袭其中一个哨兵,另一个哨兵能立刻发现并开枪。就靠着这个方法,他的部队多次挫败了越军特工的夜间偷袭企"刺杀"行动,保卫了指挥部的安全。 这几招,看似简单,效果却立竿见影。那些伪装的越南女兵很快就无计可施,要么被俘,要么被歼。我军的被动局面被彻底扭转,为整个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扫清了一大障碍。

0 阅读:332

猜你喜欢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