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句话把莫迪冷汗都吓出来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

红梅初来护 2025-07-22 20:47:55

菲律宾一句话把莫迪冷汗都吓出来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赶紧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

2025年3月,菲律宾军方一把手布劳纳在印度抛出一句惊人之语,称中国是菲律宾与印度的共同敌人,试图将印度拉入对抗中国的阵营。

布劳纳的言论不仅暴露了菲律宾在南海的焦虑,也折射出其国内政治的困境。然而,印度迅速澄清立场,强调不以敌对态度建构外交关系。这场风波如何发酵,又将如何收场?

2025年3月,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在印度新德里出席瑞辛纳对话期间,公开宣称中国是菲律宾和印度的共同敌人,试图借此拉拢印度加入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组成的“SQUAD”机制,升级为包含印度和韩国的六国联合,以增强对中国的地区压力。

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自20世纪60年代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以来,菲律宾多次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试图通过海洋管辖权谋取利益。

2024年6月,仁爱礁附近海域,菲律宾补给船与中方执法船发生碰撞,菲方随后发布视频,试图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借国际舆论施压。布劳纳多次提及2016年南海仲裁案,宣称其为国际法依据,为菲律宾的非法主张背书。

菲律宾的这些举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地区博弈中争取更多筹码,同时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困境的关注。2024年,菲律宾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攀升至6.8%,小马科斯政府支持率下降12个百分点,国内抗议活动频发,迫使政府通过外部议题来凝聚支持。

布劳纳的言论背后,是菲律宾试图通过拉拢印度和韩国,扩大“SQUAD”机制的影响力。菲律宾近年来与印度和韩国防务合作密切,例如从印度采购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从韩国引进FA-50轻型战斗机。

布劳纳认为,印度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分歧,可能使其倾向于加入对抗中国的阵营。然而,这一判断显然低估了印度的战略自主性。印度与中国虽因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关系一度紧张,但通过多轮谈判,双方已逐步管控分歧

。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50亿美元,中国仍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签署了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合作协议,显示出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印度外长苏杰生多次公开表示,新德里不会加入针对特定国家的军事集团,强调战略自主和多边合作。

布劳纳的发言在印度引发强烈反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菲律宾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立场。

这一回应迅速被全球媒体转载,有效遏制了误解的扩散。印度媒体和智库对此展开激烈讨论,《印度时报》刊文指出,菲律宾试图将印度拖入美日主导的对抗框架,忽视了印度一贯的战略独立性。印度学者普遍认为,布劳纳的言论是一种外交失礼,试图利用印度与中国的边境分歧,制造地区紧张气氛。

印度政府深知,中印合作在金砖国家、G20等平台的重要性,不愿因菲律宾的单方面挑衅破坏双边关系,也不愿被拖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框架。

菲律宾的冒险姿态与其国内政治密切相关。小马科斯政府面临经济压力和民众不满,布劳纳通过操弄南海议题,试图塑造强硬形象,转移国内矛盾。2024年美菲“肩并肩”军演中,菲律宾首次纳入美国提供的“堤丰”导弹系统,宣称模拟“武力夺岛”,显示出孤注一掷的姿态。

然而,菲律宾军力薄弱,难以在地区博弈中占据主动,其所谓“SQUAD扩编”更多是虚张声势。日本和韩国对菲律宾的提议反应冷淡,日本官员表示,介入南海争议将损害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韩国则因国内政局不稳,无意卷入菲律宾的冒险行动。布劳纳的言论未能获得盟友响应,反而让菲律宾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孤立。

布劳纳的“共同敌人”言论最终成为一则外交插曲,未能撼动印度的战略判断。莫迪政府以冷静务实的态度,化解了这场由菲律宾引发的风波,维护了外交主动权。

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因缺乏盟友支持而逐渐失去声势,南海局势未因其喊话而发生实质变化。印度则继续在多边平台上与中国展开合作,强调通过对话维护地区稳定,展现了大国风范。这场风波凸显了地区国家在复杂地缘环境中的不同考量,也折射出菲律宾在战略上的局限性。

这场由一句惊人言论引发的外交风波,揭示了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你认为菲律宾的激进姿态会如何影响其在印太地区的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红梅初来护

红梅初来护

国际军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