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个看似被上帝眷顾的国家,到底有多奇葩? 说真的,有些国家,活脱脱像被上帝开了个玩笑。加拿大就是那个明明什么都有,却总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存在。 你说它不行?它哪哪都富得流油;可你说它行?它又处处都透着一种“迷之操作”。 别看地图上那块几乎贴近北极的巨大国土,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羡慕。9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全球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可要说真正能住人、能发展的地方,加拿大自己都得不好意思地承认:能常年住人的地方,不到15%。剩下的呢?不是冻得连呼吸都结冰,就是冻得连北极熊都要蹲监狱。 对,你没听错,丘吉尔港早已设有专门的“北极熊监狱”来应对那些“闯祸”的北极熊。 2025年夏天,又有因抢食或误闯人类社区的北极熊被“逮捕”。加拿大人没别的办法,只能先关着它们,然后装上GPS再放回去。 一整个“熊出没请注意”的国家,连动物都得被“人道管理”。 可尴尬的还不仅在地理层面。加拿大人口才3900多万,其中一半人都挤在安大略西南到魁北克西南的“温莎走廊”那一条线上。 全国90%以上的土地几乎是人烟稀少,开发难度堪比火星移民。而剩下那点“宜居地”,每年冬天冻得人怀疑人生,夏天蚊子能把你直接送进医院。 要不是因为资源够多,这国家早就该破产了。2025年数据摆在那儿,加拿大原油储量全球第三,钾矿、铀矿产量也是全球前列,森林覆盖率高达38%,渔业出口全球前五。 可说到底,这一切都被美国一句话就能卡脖子:76.4%的出口都给了美国,其中原油出口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更奇葩的是,加拿大人均GDP高达5.3万美元,比中国高出四倍多,可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却远低于美国和中国。 你没看错,一个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却还停留在“卖木头、卖石油、卖鱼”的阶段。加拿大还在盯着地底下那点矿石眼巴巴过日子。 这就导致了一个特别讽刺的局面:有钱,但不敢花。有资源,但不会用。 2025年,加拿大政府推出了一堆新福利,比如牙科保险持续向符合条件的群体扩展,儿童福利全面上调,连退休金都大幅度涨了7.8%。 听起来是不是很幸福?可问题是,钱从哪来呢? 于是,随着财政赤字高企,“负担得起”的福利成了新问题。连长期发放的联邦碳补贴,其未来的可持续性也开始引发普遍担忧。人们一边拿着补贴,一边不得不担心:以后还能指望吗? 这时候,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又成为了新的争议焦点。2025年,移民总配额开始缩减,联邦政府大幅削减学签名额,临时居民数量也在计划压缩。 一边是高福利养不起了,一边是劳动力不够了,可政府的做法却是“收紧再收紧”,就差没在边境上贴个“请勿打扰”的牌子。 可笑的是,加拿大又怕北部无人开发,又怕人太多影响生态。于是推出了北极圈人口激励计划,愿意迁往北部城市的居民可以获得最高2.1万加元的年免税额。 听起来很美,可你试试在零下40度的地方生活个一年,看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更魔幻的是,加拿大还在试图通过“定向移民”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建筑工、护士、技工成了香饽饽,政府甚至降低了他们的移民门槛。 可与此同时,餐饮业配偶工签却被一刀切除外。你说在加拿大开个餐馆,连配偶都不能合法打工,这政策到底是鼓励创业,还是逼人跑路? 看似完善的福利体系背后,其实是产业结构单一、财政压力巨大、人口结构失衡的三座大山。 2025年7月,加拿大养老金虽然迎来了七年来最大涨幅,可低收入老人的GIS增幅却被压了下来,引发全国范围的不满。 有人直接质问政府:“你们到底是养得起孩子,还是养得起老人?” 而面对这些质疑,加拿大政府的回应往往是:我们在权衡,我们在平衡。可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的“平衡术”越来越像是在走钢丝。 一边是资源巨头,一边是福利黑洞;一边是移民收紧,一边是劳动力告急;一边是冰天雪地,一边是温室梦想。你说它不奇葩,它就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逻辑感人”。 这个国家,或许真的被上帝眷顾过。但更大的可能是,上帝只是路过时,不小心把它的剧本写偏了。
他们已经毁了印度,不能再让他们毁了加拿大,近日,一位加拿大博主发文称:自己开车路
【318评论】【1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