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共两党成立不了联合政府?因为两党连基本的政治互信也没有。在重庆谈判中,国民党的基本态度是:军令,政令的统一。我党的态度是:在没有军队国家化之前,我不能交枪。 说起毛泽东这个人,他的经历挺接地气的,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家里是农民,十三岁就得帮家里干农活,扛锄头下地那种。后来他去长沙上学,接触到各种新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时加入新军,当兵半年就退伍了,继续求学。1918年到北大图书馆打工,边整理书边学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参加中共一大,是创始成员,之后在湖南组织工人运动,搞罢工啥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带队上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策略。1934年长征,他参与指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他的领导地位。抗日战争期间,他写《论持久战》,指导敌后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延安整风,确立毛泽东思想。1945年抗日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主席,指挥解放区军队,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推动土地改革动员群众。这些事儿让他从一个农村青年变成革命领袖,注重实际,强调群众路线。 蒋介石的路子跟毛泽东不一样,他出生在浙江商人家庭,早年去保定军校学军事,操练步枪啥的。1907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搞反清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他回国指挥起义,攻占衙门。之后追随孙中山,1924年当黄埔军校校长,训练军官。1926年北伐,他率军从广州打出去,攻克城市。1927年他搞四一二事件,逮捕共产党人,建立南京政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推攘外必先安内,多次围剿共产党根据地,用飞机轰炸和地面进攻。抗日战争中,他当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领导正面战场,但内部腐败问题多,战略失误也频出。到1945年,他是国民党总裁,控制中央政府,在重庆主持战后安排。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军事强人,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比如对共产党的不信任和内战倾向。 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互信缺失这个问题特别明显。你知道吗,抗日刚胜利,国民党那边就想着统一军令政令,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表面上看是和平建国,其实是想抢占先机。共产党呢,强调在军队国家化前不能交枪,因为过去国民党有违约前科,比如四一二事件和多次围剿。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核心争执就是联合政府和军队问题。国民党坚持现有法统,不能超越一党专政,视共产党为被统治对象。共产党提出民主联合政府,废除独裁,实现民主改革。双方提案差距大,共产党建议军队比例六比一,先撤退部分地区部队,集中北方根据地;国民党只同意编12个师,还得放弃地盘。僵持原因在于权力分配,国民党怕共产党壮大,共产党担心被消灭。民主党派像民盟推动和平,但国民党没诚意,导致协议虽签了双十协定,实际没解决根本矛盾。 其实,重庆谈判的深层问题是民国以来政治信用不断滑坡。从1912年民国成立开始,各种政治规矩被打破,军阀混战,国民党一党训政,违约事件层出不穷。国民党在谈判中否定共产党方案,说是割据地盘,共产党则指出国民党自高自大。双方在解放区和军队上拉锯,共产党愿意承认国民党名义统一,但要实际控制北方几省,国民党只限共产党政权到县一级。民主党派如民盟整个过程都疑虑国民党会不会在共产党交枪后翻脸,因为过去国民党有前科,不光共产党这么想,其他党派也类似。谈判休会好几次,舆论压力大,中间势力呼吁民主统一,但国民党本质上想用谈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双十协定签了,表面同意避免内战,可军队和地方问题悬而未决,这反映出互信基础薄弱,政治底线一降再降。 谈判后,国民党军队很快就进攻解放区,1945年10月下旬集结打上党战役,共产党组织自卫反击。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进攻中原解放区,刘伯承带队突围过黄河。国民党初期有优势,兵力多,但腐败和后勤问题暴露,士兵士气低。共产党靠土地改革,农民支援粮食,军队壮大。1947年转入反攻,辽沈战役包围锦州,歼灭国民党守军。淮海战役围歼主力,国民党丢弃装备撤退。1948年平津战役包围北平,攻下天津。1949年4月渡江,占南京,国民党南撤。共产党推进西南,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退到台湾,继续控制那儿,直到1975年逝世。毛泽东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推动建设,直到1976年逝世。这些发展源于谈判失败,互信缺失让和平机会溜走,转为军事对抗。
为什么国共两党成立不了联合政府?因为两党连基本的政治互信也没有。在重庆谈判中,国
墨色流年绘梦
2025-07-23 00:07:04
0
阅读:1825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这里面的风云际会,三言两语讲不清楚。国际上风云变幻,社会主义热潮的兴起,内因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