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上高会战正处胶着状态,敢死队长吴尚志一刀割破右手食指,写下七字血书:

断代史鉴 2025-07-23 00:53:31

1941年,上高会战正处胶着状态,敢死队长吴尚志一刀割破右手食指,写下七字血书:誓死保卫神圣土!然后趁着夜色,带领40名敢死队员直捣日军指挥部! 1941年3月,一支800多人的队伍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赴战场。 第三战区直属教导营的战士们,每人背上压着30多斤的装备,从江西上饶出发,硬是靠两条腿走了700里地,奔着上高的战场去。 队伍里有个叫吴尚志的少校指导员,旁边跟着上校营长唐渊,俩人眼神一对,就知道对方心里跟自己一样,那是要跟日本人拼命! 3月14号半夜,他们总算踩着泥水能看到上官桥了,74师早给他们划好了阵地,刚把背包扔地上,唐渊就喊着挖工事,吴尚志跟着用手往外捧土,战士们轮流换手。 天还没亮呢,一条1米3深的战壕就成了,4个出口能藏下全营人,上面盖着草和树枝,从天上看跟普通山丘没啥两样,就等着日本人来撞。 天蒙蒙亮时,日本人的炮弹就飞过来了,教导营虽说算得上精锐,战士大多是从班长里挑出来的尖子,人手一把自动步枪,轻重机枪也配得齐整,但跟日本人比,武器还是差了截。 半个月里日本人攻了7回,一回比一回狠,阵地上的土都被炮弹翻了个遍,双方的尸体一层叠一层。 到第7回进攻时,日本人一下子涌上来两个大队,差不多600人,个个戴着钢盔,胸前还绑着厚钢板,看着就跟铁疙瘩似的,闷头往阵地上冲。 这时候教导营连500人都凑不齐了,子弹也快打光了,唐渊咬着牙说,不能再等了,让吴尚志带着人冲出去拼刺刀,他自己指挥重机枪和迫击炮掩护。 眼看着日本人离阵地就剩50来米,唐渊喊了声“打”,重武器一下子全开火了,吴尚志带着弟兄们一边往前冲,一边扔手榴弹,喊杀声震得耳朵嗡嗡响。 吴尚志十三岁就练南拳,有七个日本兵围着他扑过来,他手起刀落,一下子挑死三个,可刺刀插进肉里拔不出来了。 他抡起拳头就朝剩下的日本兵身上砸,胸口、脑袋,几下就又放倒三个,最后那个日本兵吓得枪都扔了,扭头就跑。 打退这波进攻,唐渊说要组织敢死队,去端日本人的指挥部,还说自己要当队长。 吴尚志一听就急了,拉住他说:“你不能去,全营还得靠你指挥!”他拍着胸脯说自己去,好说歹说才让唐渊点了头。 开动员大会的时候,战士们踊跃报名,没一会儿就挑出40个人。 吴尚志没多说,拿起刀就在右手食指上划了个口子,血一下子涌出来,他就用这血在白布上写了“誓死保卫神圣土”七个字。 其他队员看了,也都学着他的样,用血在布上留了名。 半夜12点多,借着点朦胧的月光,吴尚志带着40个人往三里外的日本兵营摸,外围有两个中队的日本人站岗,他们猫着腰绕了过去。 指挥部外头围着铁丝网,俩工兵班长手快,“咔嚓咔嚓”就剪出个能过三个人的洞,前头两个班长窜过去,没出声就把哨兵解决了。 摸到指挥所窗户底下,都能听见里头日本人打呼的声音。 吴尚志打了个手势,大伙儿一起把手榴弹扔进去,跟着就开枪扫射,里头一下子就乱成了一锅粥,好多日本人还没睡醒就被打死了。 等他们带着一身火药味撤回来,都快凌晨4点了,唐渊在阵地等着,看见吴尚志就冲过来抱住他,声音都抖了:“你真真是英雄!” 后来在医院养伤,战友告诉他,《阵中时报》都登了,说他带敢死队端了日本人的指挥部,打死了少将岩永旺,还有60多个官佐。 可日本人的报复来得也快,天亮后炮弹跟下雨似的砸过来,剪开铁丝网的那俩工兵班长没躲过去,杀哨兵的那俩班长也没了,文书的腿也炸伤了。 这一轮打完,教导营就剩100多个人了,吴尚志的小腿也被弹片划开了,伤口肿得老高,连到大腿根,医生说要截肢。 他急得直喊:“我是军人,没腿怎么上战场!”后来转到同盟军医院,打了新药才保住腿,就是那些碎弹片取不出来了,跟着他一辈子,阴雨天就疼得厉害,皮肤都发黑发亮了。 吴尚志1916年生在浙江平阳,14岁就当红军游击队的联络员。 后来他两次考进黄埔军校,一边学打仗,一边偷偷给党组织送枪送子弹,连结婚那会儿都没闲着,给农运捐了200块银元买交通船,又掏了30块当活动经费。 他这辈子,三次入过党。第一次是1930年在宜山庵基堂,第二次是1941年参加农运会议时,第三次是1948年在上海。 可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在国民党军队待过,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要不是周总理有封亲笔信,说不定命都没了。 更让他揪心的是党籍,当年介绍他入党的好多人都牺牲了,没人能给他作证,三次入党,最后却成了“无党派”。 民族英雄能让人记一辈子,不是因为名字刻在了碑上,也不是因为故事写进了书里,是因为他们用命挡住了该挡的枪子,用血守住了该守的土地。 那句“誓死保卫神圣土”就是咱中国人的骨气,一辈辈传下来,就成了咱民族的根。 (信源:抗战老兵:吴尚志,誓死保卫神圣土——龙港网)

0 阅读:1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