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下一轮关税博弈的局势开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一旦俄罗斯不愿接受停火协议,购

之年爱八卦 2025-07-23 01:10:06

中美下一轮关税博弈的局势开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一旦俄罗斯不愿接受停火协议,购买俄石油的中国将受到二级制裁,美财长甚至直言将此威胁措施,准备纳入中美下轮关税谈判中,同时国际产油国组织OPEC+格局将迎来震荡时刻。 华盛顿这一手牌打得够狠。嘴上喊着“竞争而非冲突”,背地里却把能源安全当筹码,直接往谈判桌上甩。美国财政部放话要制裁中国买俄油的企业,明摆着是要掐住能源命脉逼中国让步。可问题是,中国会吃这套吗? 看看数据就知道,2023年中国进口俄油总量突破1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近20%。这么大体量的贸易,岂是白宫一句话就能斩断的?更别说中俄早就建立了本币结算体系,美元制裁的杀伤力早被层层削弱。美国想用二级制裁施压,怕是低估了中俄经济的韧性。 OPEC+内部现在也乱成一锅粥。俄罗斯要是被逼到墙角,完全可能掀桌子减产保价。去年沙特突然宣布自愿减产100万桶/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国际油价单日暴涨8%。如今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布伦特原油期货已经站稳90美元关口,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涨到100美元。 有趣的是,美国自己也在偷偷买俄油。印度炼油商把俄罗斯原油加工成柴油后,转头就卖给了欧美市场。这种“曲线进口”的把戏,纽约时报去年就曝光过。现在美方却要对中国搞能源封锁,双标玩得这么赤裸,连自家媒体都看不下去。 中国手里难道没牌?稀土管制清单刚刚更新,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再加码。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ASML生产光刻机用的金属镓,中国供应占八成。这些战略物资卡脖子,可比石油制裁疼多了。 更微妙的是中期选举临近。拜登政府既要安抚国内通胀,又不敢真让油价疯涨。现在加油站每加仑油价涨0.3美元,民调支持率就掉1个百分点。这时候对中国玩极限施压,搞不好先炸的是自己的基本盘。 这场博弈早超出了贸易战范畴。从芯片到能源,从南海到台海,两个超级经济体的每一次过招,都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但历史告诉我们,靠制裁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当年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把世界拖进了二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