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月入3000已经进入中等收入,白岩松反问专家:如果月入3000就算中等收入,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达4亿,为什么好多人都拒绝承认自己已经进入中等收入人群? “大部分要考虑医疗、教育、养老等多方面的问题,这让人们不敢轻易消费...” 专家的话说起来确实不假,这三样确实压在普通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如果没有的话,三千块看着确实能消费不少,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不同城市消费水平不同,在小县城生活,没有车贷房贷养娃的压力,有自己的房子车子,每月三千足够一个人轻轻松松地生活,可大城市里面,物价比小县城高多了,在外面随便吃一碗面就要一二十元,月入三千光是吃饭就要占大头。 可能对未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三千块足够他们在学校的花销,住宿水电都不用掏钱,食堂的饭菜便宜,每月能剩下不少钱去做喜欢的事情,甚至还能存住点钱。 但社会中要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有多少人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每月不得掏出千百块来租房,乘坐地铁公交再花费好几百,再除去吃饭的钱,如果公司愿意交社保的话,再除去几百块,一月到头能勉强裹住吃喝都算好的,想要出去玩,看看钱包就放弃想法了。 可能会有人说租房可以找便宜的,交通可以选择买个小电驴,吃饭在家里做就能节省出来不少,但上班都这么累,又有多少人在下班后想骑着小电驴,回到狭小的出租屋里,用小电锅煮一碗简单的面呢。 生活太苦,日子总要甜点,现在的打工人总是想着对自己好点,三千块钱能做的事情太少,抛去日常开销,生个小病都不敢,去诊所里面拿两三天的药就要好几十,如果去医院里面检查,没有医保可以报销,稍微复杂点就要一两百。 结婚生孩子花钱的地方如流水,三千块钱的收益要存多少年才能付得起房子的首付,更不用说还房贷,两个人即便加起来六千块,也没多少,看起来是翻了一倍,家庭开支却多了不少。 现在生孩子养孩子可不是从前那回事,不用去医院做检查,随随便便就能生下来,如今很多人身体状态不好,光是怀孕就要看医生,怀上要保胎,孩子生下来要住院,三千块钱扔里面,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养孩子更是占大头,市面上的幼儿用品层出不穷,总想着给孩子好的环境和条件,但看一眼到手的三千块钱,能买点好奶粉和尿不湿就不错了,更无奈的是,如果有社保,到手还不到三千呢。 如今就业问题严峻,生孩子就可能面临着被辞退,到时候家里面就一个人挣钱,三千块养一家三口,别说是中等收入,直接要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买块肉都要思考半天划不划算。 在老百姓心中什么是中等收入,至少要吃喝不愁,每年出去旅游一趟不成问题,家里有能急用的存款,若是有人生病住院,能掏得起住院费和ICU的钱,不至于到地方打电话四处借钱。 专家所说的中等收入是从统计中出来的,一家三口要每人每月三千左右的收入,如果孩子小不能挣钱,那么就要把这部分分担到父母身上。 可即便如此,每月工资标准提高到四五千,在面对车房贷和养孩子养老压力,依旧让人感到压力巨大,专家算的是平均数,但生活可不是平均数。 如果每个人都有稳定的收入,不用为医疗教育而担忧的话,估计大家才会感觉自己进入中等收入的行业,不用苦哈哈地过日子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来源: 《新闻一加一》 经济学家李实再释“中等收入标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每个人心里中等收入群体门槛不一样 红星新闻
银行股持续调整,大家肯定很关心什么时候能调整结束?先不着急回答,往下看先。如果你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