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一村民瞅了一眼正啃着鸡腿喝酒的伪军,偷偷溜出门外,凑到被绑在树上的地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23 03:15:39

1944年,一村民瞅了一眼正啃着鸡腿喝酒的伪军,偷偷溜出门外,凑到被绑在树上的地下党跟前:“待会儿咱俩一起逃!” 1944年盛夏,盐城乡间一场看似平常的酒局,改写了三个人的命运。这不是传奇小说,而是新四军纪念馆档案中记载的真实故事。 李先同正在自家院子里纳凉,突然看见两个伪军押着一个衣衫渗血的年轻人从村道走过。这个种了半辈子地的庄稼汉心里一动,迅速做出了一个决定。 “两位官爷辛苦了,进来喝口水歇歇脚吧。”李先同主动上前招呼。伪军看看天色正热,便同意了。 此时的盐城,正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核心区域。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毅在这里重建新四军军部,整个苏中根据地军民联系密切。像李先同这样的“白皮红心”群众,时常协助抗日人员脱险。 被押的年轻人叫陈志明,是个敌工干部,已经绝食三天。伪军故意押着他从各村游街示众,想要杀鸡儆猴。 李先同让妻子去镇上打酒,自己支开儿子去宰鸡。这看似平常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营救争取时间。妻子故意在路上磨蹭,儿子也被安排到后院忙活。 酒菜摆上桌,李先同频频敬酒。两个伪军本就贪杯,加上天热口渴,很快就开始大口灌酒,李先同表面陪酒,实际上滴酒未沾。 “老乡突然用方言说'装醉',我才知道遇上自己人。”陈志明后来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两壶烧刀子下肚,两个伪军很快就趴在桌上不省人事。李先同的妻子这时做了一件关键的事,她把灶膛里的柴火悄悄移到院子角落,制造出全家仍在做饭的假象。 趁着伪军酣睡,李先同悄悄割断绑绳,带着陈志明钻进了村外的芦苇荡。身后果然传来伪军酒醒后气急败坏的叫骂声,但人已经无影无踪。 三个月后,获救的陈志明带着武工队端掉了那个伪军据点,在俘虏群里发现了当初那两个伪军。据审讯记录显示,两人至死都没想明白,当初怎么就被个老农民用土烧酒摆了一道。 李先同救人用的那把酒壶,他的孙子至今还保存着。壶身上有个明显的凹痕,据说就是当年伪军摔砸留下的。这个细节无法完全考证,但却承载着一个家庭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如今的盐城,有128个村镇以烈士姓名命名,248处抗战遗址遍布各地。在新四军纪念馆里,李先同这样的平民义士事迹被完整保存下来,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信源: 盐城市人民政府官网 新四军革命精神研究院成立报道(2023年6月14日)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年会报道(2023年11月5日)

0 阅读:1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