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谭震林被特务拦住问话,一个挎着篮子的小媳妇走过来指着他就骂:“不就是

小博大史 2025-07-23 09:45:13

1941年,谭震林被特务拦住问话,一个挎着篮子的小媳妇走过来指着他就骂:“不就是欠你10斤茶叶钱,盯来盯去怕我赖你的账,你要怕我跑了,就跟我回娘家去拿”,说完,小姑娘塞给特务两包香烟,让俩人歇歇去。

1941年冬,董家镇的乡间小路上,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刺得人生疼。一个挎着竹篮的小媳妇裹紧头巾,步子又快又稳,篮子里几颗煮鸡蛋和一包香烟晃荡着,发出轻微的碰撞声。身后不远处,一对穿着朴素的“商人夫妇”低头赶路,男的西装袖口磨得发白,女的挎着布包,眼神不时扫向四周。突然,两个身影从路边灌木丛里蹿出,棉袄下鼓起的枪套在冬日的薄雾中格外刺眼。

“站住!干什么的?”特务的喝问像刀子般划破寂静。 小媳妇猛地回头,脸上瞬间挂满怒气,指着那男人就开骂:“你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不就是欠你十斤茶叶钱,追了大半条街,生怕我赖账跑了?要不现在就跟我回娘家拿钱!”她嗓门脆亮,语气里夹着几分泼辣,路边的枯草仿佛都被她的气势震得抖了抖。

两个特务愣在原地,面面相觑,脑子里还没转过弯来。 这就是陈二妹,董家镇涵芬阁茶馆的老板娘,一个在街坊邻里间以爽朗笑声闻名的女人。没人知道,她那竹篮里藏的不仅是鸡蛋和香烟,还有新四军地下工作的命脉。这一天,她护送的“商人夫妇”正是新四军东路义勇军司令员谭震林和他的妻子,刚刚从上海带回一份至关重要的日军布防情报。

特务的出现,让这条乡间小路瞬间变成了生死博弈的战场。

陈二妹并非本地人。她原名苏兴兴,嫁给茶馆杂役陈关林后,才成了镇上人熟知的“二妹”。她以“关林嫂”的身份经营茶馆,表面上热情好客,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涵芬阁不仅是镇上的热闹去处,更是新四军的重要秘密联络点。

这天,伪军保安团团长胡肇汉带着十几个手下推门而入,灰布军装上沾着泥点,眼神却直往二楼瞟。胡肇汉是镇上有名的汉奸,仗着日本人的撑腰,平日里嚣张跋扈。

他一坐下就压低声音问:“关林嫂,最近有没有见过我那湖南老乡?”陈二妹心头一紧,知道他问的是谭震林。她不动声色,笑着摇头:“没见过,镇上哪有湖南来的生面孔?” 胡肇汉眯起眼,语气里带着试探:“谭司令可是大人物,你真没瞧见?”陈二妹故作茫然,端起茶壶往灶房走去。趁着转身的工夫,她故意让茶壶嘴对准铁皮炉壁,尖锐的啸叫声刺破空气,直窜二楼。

这是她和谭震林约定的暗号。楼上的同志闻声迅速收起地图,从后门撤离,青石板上只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等胡肇汉带着人踹开隔间门,桌上只剩几只空茶杯,热气还未散尽。

1941年正月,寒风裹着雪沫,董家镇外的乡间小路冷清得像一幅水墨画。陈二妹提着竹篮,走在谭震林夫妇前面十几步,篮子里装着几颗煮鸡蛋和两包香烟,看似普通,实则是她掩护身份的道具。谭震林刚从上海带回日军在苏南的最新布防情报,急需赶往李家坝的驻地。陈二妹主动请缨探路,确保沿途安全。

三人一前一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警惕地观察四周。 走到一处岔路口的老槐树下,两个便衣特务突然冒出,腰间的手枪在棉袄下若隐若现。“干什么的?证件拿出来!”特务的盘问让空气骤然紧张。谭震林正要掏出伪造的证件,陈二妹却抢先一步,转身冲到他面前,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责骂:“你这人咋这么小心眼?十斤茶叶钱追到这儿,怕我跑了不成?走!现在就去我娘家拿!”

她嗓门大得连路边的乌鸦都被惊飞,气势汹汹地扯着谭震林的袖子,像极了吵架的债主和欠债人。 特务被这突如其来的“邻里纠纷”弄得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陈二妹已经换上一副笑脸,掏出两包香烟和几颗煮鸡蛋塞到他们手里:“两位老总辛苦了,这人做生意小气巴拉,多亏你们在这儿拦着。天冷,拿点东西暖暖手!”

特务捏着熟悉的烟卷,瞅着这出闹剧,挥手让他们赶紧走。 三人刚走出半里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二妹眼尖,瞥见河湾边停着一艘运沙船,船老大正低头整理篙杆。她不动声色地从谭震林手中接过水壶,顺势将他藏在怀里的手枪塞进自己袖口。船靠近岸边时,她假装手滑,“扑通”一声,手枪掉进船舱。

船老大心领神会,用脚将枪拨到角落,迅速撒上一层沙土。整个过程不过几秒,行云流水。 追上来的特务中多了个高个子,名叫姚增增,是日伪特务里出了名难缠的角色。他狐疑地盯着谭震林夫妇,翻遍了他们的行李,甚至连鞋袜夹层都不放过。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陈二妹的竹篮上。陈二妹慢悠悠地剥开一颗鸡蛋,笑眯眯地说:“老总尝尝?自家鸡下的,新鲜着呢。”姚增增冷哼一声,找不到证据,只好放行。

寒风中,三人加快脚步,消失在小路的尽头。 陈二妹的机智和胆识,不仅救过谭震林,也护送过无数地下工作者。她的故事后来成为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传颂至今。而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像陈二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这些普通女性的贡献,同样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0 阅读:71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