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防空系统遭到以色列重创后迅速恢复,国产装备全面替换 来源:零度Military 今年六月,以色列发动的精确空袭摧毁了伊朗的多层防空网络。作为恢复空中威慑的战略举措,伊朗迅速启用本国制造、预先部署的备用系统,更换了受损的防空装备。 7月20日,伊朗德法赫通讯社报道称,在冲突期间受损的防空系统关键组件,现已全面由全国各地调集的储备完成替换。报道援引伊朗陆军副总司令马哈茂德·穆萨维少将的公开表态,虽然部分防空网络确实“遭受破坏”,但替换装备已经全部到位。 穆萨维表示:“我们的一些防空系统确实遭到破坏,这是无法隐瞒的事实,但我们的同僚运用国产资源,使用预先部署在战略要地的储备系统进行了更换,确保领空安全”。他的言论不仅证实了以色列战斗机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所造成的破坏程度,还揭示了伊朗国防工业体系在不依赖外国进口的情况下,恢复作战能力的韧性。 2025年6月的这场冲突,是伊朗与以色列之间最激烈的空中对抗之一。据悉,以色列空军出动F-16I、F-15I和F-35I在内的多型战斗机深入伊朗领空,对雷达站、指挥中心以及远程防空导弹阵地发动打击。 作为回应,伊朗对以色列领土发动了超过300枚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全面检验了“铁穹”、“大卫投石索”和“箭-3”组成的多层防御体系。虽然“铁穹”拦截了大量自杀式无人机,但伊朗这次动用了战略级武器,展现出升级对抗的意愿,标志着地区战略与威慑门槛出现危险转变。 然而,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在伊朗防空导弹阵地留下大量残骸,尤其是部署在伊斯法罕、亚兹德及纳坦兹和福尔多等敏感核设施周边的防空系统。面对突如其来的破坏,伊朗武装部队启动紧急动员,从预备库存中部署了包括“巴瓦尔-373”、“第三代霍尔达德”和“塔拉什”在内的先进国产系统进行换装。 “巴瓦尔-373”是伊朗自主研发的远程防空系统,被视为俄罗斯S-300的本土替代产品,德黑兰方面甚至声称性能可媲美S-400。“巴瓦尔-373”配备“赛义德-4B”导弹,最大射程为300公里,拦截高度27至30公里,设计用于对抗隐身战斗机和巡航导弹。配套的“迈拉杰-4”相控阵雷达可探测300个目标,同时跟踪60个并攻击其中6个。 除“巴瓦尔-373”外,伊朗还部署了俄罗斯提供的S-300PMU2防空系统,为高价值设施提供重叠的远程火力覆盖。但据报道,S-300PMU2也在以色列空袭行动中遭到打击。 在中程防空领域,伊朗依赖“第三代霍尔达德”系统,这款移动平台于2019年6月在霍尔木兹海峡击落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后声名鹊起。 “第三代霍尔达德”系统采用“塔尔-2B”导弹,射程可达105公里,雷达可追踪100个目标,并能同时攻击4个威胁目标,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塔拉什”系统支持“赛义德-2”和“赛义德-3”,进一步扩展中远程拦截能力,拦截范围分别为120公里和150公里。 短程和近程防空领域,包括“梅尔萨德”(美制Hawk的仿制型号)以及从俄罗斯引进的“道尔-M1”系统,针对无人机和巡飞弹威胁提供关键保护。 虽然德法通讯社并未明确指出具体部署了哪些系统,但伊朗防空体系的迅速重建表明,德黑兰优先启用国产平台,而不是依赖外部采购。 随着中东局势因伊朗核问题、向代理人转移武器以及霍尔木兹海峡对峙等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伊朗防空体系的状况可能成为未来冲突走势的重要变量。
伊朗防空系统遭到以色列重创后迅速恢复,国产装备全面替换 来源:零度Militar
雨后彩虹之约
2025-07-23 10:38: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