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皇帝石敬瑭病死后,丧礼上,新帝石重贵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闯入冯

国际大碗说 2025-07-23 11:31:14

后晋皇帝石敬瑭病死后,丧礼上,新帝石重贵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闯入冯氏房中,说:“婶婶,侄儿来问安了。” 石重贵本是石敬瑭的侄子,后被收为养子。冯氏是石敬瑭幼弟石重胤的妻子,石重胤早逝,冯氏寡居。 石重贵早就觊觎冯氏的美色,但石敬瑭在时,他不敢造次。石敬瑭病死后,成了新帝的石重贵,内心再也压抑不住对冯氏的欲望。 石敬瑭的丧礼进行到第七日,按照古制需行 “朝夕哭” 礼。当石重贵率群臣在灵前哭拜时,冯氏因悲伤过度险些晕厥,石重贵顺势上前搀扶,在她耳畔低语:“婶婶玉体要紧,晚间侄儿亲自到寝宫问安。” 这句暧昧的话让冯氏浑身一颤,她抬眼望见石重贵眼中灼热的光芒,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夜幕降临时,石重贵屏退左右,独自穿过寂静的宫道。冯氏的寝宫灯火通明,侍女早已被遣散,她听到脚步声后,转身行礼:“陛下深夜到访,臣妾未曾远迎。” 面对石重贵,冯氏起初假意推拒,但当石重贵许诺立她为后时,她眼中的犹豫瞬间消散。 事后,石重贵得意地对左右说:“昔日吾为叔伯,今日吾为天子,叔嫂之礼,岂为吾设?” 这番狂言传到朝堂,谏官上书劝谏。石重贵却将奏折掷于地上,怒斥道:“朕的家事,轮得到尔等置喙?” 仅仅三个月后,石重贵不顾满朝文武反对,正式册封冯氏为皇后。册立大典上,冯氏身着皇后礼服,接受百官朝拜,而此时石敬瑭的丧期尚未结束。 礼部尚书以 “三年之丧未满,不宜册后” 为由据理力争,被石重贵贬为地方刺史。这场闹剧般的册封,暴露了新帝的昏庸无道。 冯氏成为皇后后,迅速干预朝政。她的兄长冯玉本是个闲散官员,凭借外戚身份一跃成为枢密使,掌握军国大权。 冯玉贪婪成性,公然卖官鬻爵,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有一次,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想兼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竟通过冯氏向石重贵行贿十万缗钱,最终如愿以偿。这种荒唐的交易让禁军将领们怨声载道。 更严重的是,石重贵为讨冯氏欢心,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他下令拆除洛阳城内的民宅,扩建御花园,还从江南搜罗奇花异石。负责工程的宦官借机敲诈勒索,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往邻近的后蜀和南朝。 监察御史冒死进谏:“如今契丹虎视眈眈,国库空虚,陛下应体恤民情,整军备战,而非沉迷享乐。” 石重贵却笑着对冯氏说:“此等腐儒,怎知朕与皇后的雅趣?” 随即,下令将监察御史杖责三十,贬为均州司户。 冯氏不仅干预政事,还在后宫兴风作浪。她嫉妒石敬瑭的正妃李氏(即石重贵的嫡母),多次在石重贵面前诋毁,最终将李氏迁居至太原旧宫。对于其他妃嫔,冯氏更是百般刁难,有位姓王的美人因得到石重贵临幸,竟被冯氏诬陷巫蛊之罪,活活打死在冷宫。 石重贵与冯氏的奢靡生活,很快掏空了本就拮据的国库。为维持庞大的开支,朝廷不断加重赋税,百姓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 山东等地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数万人攻占兖州,震动朝野。石重贵却在冯氏的怂恿下,前往邺都狩猎,将平叛之事交由宦官处理。 此时北方的契丹早已虎视眈眈。石敬瑭在位时对契丹称臣称子,勉强维持着和平局面。石重贵继位后,在冯玉等大臣的建议下,决定改变对契丹的政策。 石重贵派遣使者前往契丹,声称 “孙皇帝不向臣皇帝称臣”,此举激怒了契丹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南下,后晋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石重贵被迫从狩猎场返回洛阳,仓促组织抵抗。 冯氏却对石重贵说:“契丹人不过是来劫掠财物,陛下何必劳心费神?” 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却腐败丛生。负责粮草转运的官员克扣军饷,士兵们忍饥挨饿,战斗力锐减。 大将杜重威手握重兵,却心怀异志,暗中与契丹联络。946 年冬,杜重威在滹沱河前线投降契丹,导致后晋主力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洛阳,石重贵仍在与冯氏饮酒作乐,当他得知敌军已兵临城下时,竟抱着冯氏痛哭流涕。 947年正月初一,契丹大军攻破洛阳城门。 石重贵本打算自杀,冯氏突然跪地哀求:“陛下何必寻死?契丹皇帝或许会看在往日情分上留我等性命。” 这句话让石重贵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向契丹投降。 耶律德光进入洛阳后,将石重贵降为 “负义侯”,迁往黄龙府。临行前,冯氏收拾了数十车金银珠宝,想在流放途中维持奢华生活。但车队行至幽州时,就被契丹士兵洗劫一空。 冯氏穿着粗布衣裳,跟着石重贵徒步北上,昔日的皇后威仪荡然无存。 抵达黄龙府后,石重贵与冯氏被安置在一处破败的院落中。 950年,冯氏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冯氏死后,石重贵更加孤苦伶仃。他在黄龙府度过了十余年屈辱的岁月,最终于 964 年病逝。 这位曾经荒唐一时的皇帝,临终前或许才明白,他与冯氏那段违背伦常的恋情,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人生,更葬送了整个后晋王朝。#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