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喀什,一个牧民在寻找离群的小羊时,却意外在一处僻静的山洞里发现一具干尸,干尸身上穿着清朝的官服,身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口袋子,里面放着一块牙牌。 2015年夏天,新疆喀什牧羊人老马在追赶走失的羊羔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被碎石掩埋的山洞。洞内一具身穿清朝军服的遗骸静静躺在那里,腰间的铜制烟袋在手电筒光下闪闪发亮。 考古队随后在遗骸身上发现了象牙腰牌,上面刻着“马文化”三个字。经过史料对比,确认这是左宗棠西征军中的一名火器营军官,于1877年在达坂城战役中阵亡。 1876年,68岁的左宗棠奉命率军收复新疆。当时沙俄占据伊犁拒不撤军,阿古柏在南疆建立政权与清军对抗。左宗棠带领六万湘军将士出关西征,但军饷紧张,仅够维持三个月。 马文化是这支西征军中的普通一员,来自湖南湘潭,担任火器营军官。他随身携带的铜烟袋里装着云南烟丝,这在当时是普通士兵难得的慰藉品。 达坂城之战异常激烈,阿古柏军队装备有通过印度渠道获得的英制后膛炮和马蒂尼—亨利步枪,火力强劲。马文化在带领火枪队冲锋时左肩被弹片击中,但他用布条将枪械固定在手上继续作战。 最终,马文化胸部中弹倒下。虽然清军取得了达坂城战役的胜利,但他因失血过多在临时救护点去世。战友们连夜将他的遗体转移到三十里外的山洞中安葬。 由于南疆夏季炎热,遗体难以保存,同乡战友只能用青石在洞内搭建简易墓室。他们将马文化最珍爱的铜烟袋和积攒的二两银饷放在身边,有人在洞壁刻下几个字后匆忙归队。 这场收复新疆的战争前后持续五年,耗费军费约51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三年的收入。在超过一万名阵亡将士中,马文化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 马文化在湘潭的妻子苦等七年后改嫁他人,家族族谱中只为他立了一座衣冠冢。而那杆陪伴他征战的铜烟袋,烟锅中至今还残留着当年未抽完的云南烟丝。 考古专家通过弹孔分析和史料比对,确认击中马文化的正是英军马蒂尼—亨利步枪发射的子弹。这种武器当时通过英属印度流入新疆,成为阿古柏军队的主要装备。洞口青石的砌筑方式与左宗棠在哈密修建的防御工事手法完全一致。 2023年春天,马文化的遗骸终于被运回湖南湘潭安葬。下葬当天,新疆喀什和湖南湘潭两地都下起了雨。 发现遗骸的牧羊人老马经常到博物馆参观,他说展柜中烟袋的光泽与当初在山洞中看到的完全一样,这件文物见证了148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西征战争。 主要信源:(《喀什干尸考古报告》《左宗棠全集》)
2015年,新疆喀什,一个牧民在寻找离群的小羊时,却意外在一处僻静的山洞里发现一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23 12:39: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