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开,却成了两边都绕不开的角色,中俄的贸

我是捣蛋鬼 2025-07-23 17:21:14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开,却成了两边都绕不开的角色,中俄的贸易总量涨到24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尽管老美的调查没有中断,但也没抓到咱们家提供军援的证据,反倒是咱们两家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火。 要说这贸易额为啥涨得这么猛,还得从两国的“刚需”说起。俄罗斯那边被西方制裁得够呛,能源出口急需要找新买家,中国正好缺稳定的能源供应。 就拿天然气来说,2014年签的那个30年协议可不是闹着玩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天往咱们这输送的天然气,足够北京全城用三天。 2024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占咱们进口总量的19.6%,而且60%以上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直接把美元晾在一边喝西北风。 咱们这边俄罗斯的小麦、大豆、牛肉这些农产品像流水一样往国内运,去年光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就涨了43.2%。 除了能源和农产品,高科技和制造业的合作也让人眼前一亮。以前俄罗斯人买手机,不是苹果就是三星,现在满大街都是华为、小米。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已经涨到86%,连普京总统都被拍到用华为手机打电话。 汽车市场更是热闹,11个中国品牌挤进俄罗斯销量前15名,哈弗、奇瑞这些车在莫斯科街头跑得比拉达还欢。 更绝的是,咱们的新能源汽车直接把俄罗斯市场给“包圆”了,去年出口量同比暴涨239%,战斗民族开着中国电动车满大街跑,这画面想想都带劲。 有人可能要问了,老美不是一直在制裁俄罗斯吗?咱们跟俄罗斯做生意难道不怕被牵连?其实咱们早就想好了对策。 一方面,咱们坚持中立立场,外交部三天两头声明“不提供军援”,老美就算想找茬也找不到借口。另一方面,咱们玩起了“曲线救国”。就拿满洲里口岸来说,去年经这儿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就有861.5亿元,汽车、家电、机械设备占了大头。 俄罗斯人想买中国货,咱们就通过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中转,既能避开制裁,又能保证生意不断。更绝的是,咱们还跟俄罗斯搞起了本币结算,95%的贸易都是用人民币和卢布,老美想卡脖子都没地方下嘴。 老美那边一看制裁不管用,就开始玩起了关税威胁。今年7月,美国财长贝森特放话,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关税,还把咱们采购俄伊石油的事儿塞进中美贸易谈判。 咱们这边直接硬气回应:“能源合作属于正常贸易,坚决反对单边制裁。”结果咱们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不但没减少,反而同比增长17%。 更打脸的是,咱们的稀土出口占全球90%,老美要是敢乱来,咱们分分钟就能让他们的F-35战斗机变成“铁疙瘩”。 有人可能会担心,跟俄罗斯走得太近会不会影响咱们跟欧洲的关系。其实欧洲人虽然嘴上跟着老美喊制裁,但身体却很诚实。 去年咱们对欧盟出口增长12.9%,德国的宝马、法国的空客照样往咱们这儿卖。更有意思的是,欧洲人一边用着咱们的光伏组件、电动车,一边还得偷偷从咱们这儿买俄罗斯的天然气。 咱们就像个“中间商”,左手倒腾俄罗斯的能源,右手倒腾欧洲的技术,两边都不得罪,还把钱赚了。 当然,咱们也不是光做买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俄乌冲突爆发后,咱们提出的“和平方案”被100多个国家支持,连联合国秘书长都点名表扬。 咱们还跟俄罗斯搞起了联合军演、战略巡航,虽然不结盟,但军事实力摆在那儿,老美也得掂量掂量。 更绝的是,咱们在链博会上跟俄罗斯、欧洲国家签了一堆清洁能源合作协议,未来五年要在新能源领域砸下300亿美元,这架势摆明了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当领头羊。 现在回头看看,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咱们不但没吃亏,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咱们用中立立场赢得了国际信任,用贸易合作巩固了中俄关系,用本币结算打破了美元霸权。 老美那边又是制裁又是威胁,结果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咱们生意越做越大,腰杆子越来越硬。这就应了那句老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咱们就是那个笑到最后的渔翁,不费一枪一弹,把钱赚了,把地位稳了,把老美气了,这买卖,值!

0 阅读:1
我是捣蛋鬼

我是捣蛋鬼

喜欢捣蛋鬼的可以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