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2015年6月进入一家电路公司,担起巡视厂区的重任,月薪近万元。2021年4月,公司更是与他签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似乎预示着稳定的未来。 这份经由朋友介绍获得的工作,曾是刘某的欣喜所在,他期待靠双手赚取酬劳,公司也盼他为业务出力。然而好景不长,老板就察觉了异样:刘某“光顾”卫生间的频率高得离谱,而且单次停留时间相当长! 起初,老板考虑员工身体状况,给予了理解和关怀,并未直接责问。谁知,这种状况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严重干扰了团队的工作节奏。同事间也开始议论纷纷,直言这种频繁“消失”的行为对认真工作的同事不公,更扰乱了公司正常运营。 忍无可忍之下,公司最终认定刘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以“擅自长期离岗”为由将其解雇。 但刘某觉得委屈至极——难道人有三急也不行?公司此举太不讲情面!愤然之下,他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索赔20万元经济损失。 没想到,法庭审理时公司亮出的监控视频证据,令法官也瞠目结舌。视频清晰记录了刘某的“厕所记录”:单次如厕最短31分钟,最长竟达惊人的3小时5分钟!长期统计下来更为触目:他日均“滞留”厕所至少1小时22分钟,多则高达6小时21分钟! 铁证如山!如此时长,早已远超正常生理需求的范畴。法院最终明确认定:刘某如厕行为明显超出合理限度。公司依据制度解雇,合法有据!20万元的索赔诉求,被依法驳回。 此案撕开了职场中“规则”与“人情”的微妙平衡点。员工有正当需求,公司需给予关怀,但前提是保障基本的工作秩序不被破坏。 • 换个思路? 倘若刘某确因身体原因(如疾病)需频繁如厕,主动沟通、提供证明、依规请假,再寻求协商解决,结局或许不同。 • 公司视角: 员工异常行为确已严重干扰运营时,依章办事也是捍卫内部公平的必要之举。 事件发酵,网友热议纷纷: 网友A: “上班就要有上班的样子!真要天天如此,公司成慈善堂了?” 网友B: “会不会是压力大躲厕所‘摸鱼’?但不管咋说,躲不是办法,沟通才是正道啊。” 网友C: (观点分歧)这20万索赔究竟是理直气壮,还是倒打一耙?评论区等你来辩!
执意要走的,强留不住!女子被杀猪盘骗了十几万,被洗脑了,觉得外面随随便便就能
【1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