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承认胡适是自己恩师的吴晗,当好友沈从文被安排在博物馆扫地时,又对沈从文握手的

沈言论世界 2025-07-24 14:10:53

不肯承认胡适是自己恩师的吴晗,当好友沈从文被安排在博物馆扫地时,又对沈从文握手的行为视而不见。吴晗临死前被薅光了头发,在谈起吴晗及家人的惨状时,钱钟书的一番话让人深思。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扛把子,吴晗30年代在清华读书时,胡适是系主任,手把手教过他,还把吴晗的毕业论文捧上了天,夸他"前程无量"。这在当时的学界,妥妥的师徒情深啊。   可到了19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意识形态大转弯,胡适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学者",人人喊打。吴晗呢,摇身一变成了进步人士,紧跟政治风向写文章批评胡适,甚至公开说"胡适思想毒害青年"。   这不是忘本,而是他主动选择了"断交"。权威如《人民日报》的旧报道能查证这些事儿。你说吴晗是怕惹火上身吗?倒也不全对——他那时已经是副部级干部,风头正盛,更像是在积极构建新身份。   这种自我切割,现在看来挺可悲的。知识人往往在政治旋涡中为了"清白"甩掉包袱,结果反而暴露了内心的脆弱。这不,我联想到近年缅甸的政治风波里,也曾有人为自保切割朋友关系,到头来自己也成牺牲品。人性呐,在哪都一样经不起折腾。   再看沈从文,文革爆发后,文艺界一片狼藉。沈从文是文坛大家,可1966年被揪出来打倒,安排到故宫博物院扫地拖地,干体力活。吴晗当时也被批斗了,但起初还没倒台。   有次在公共场合碰到沈从文,沈从文伸出手想问候老友,吴晗却扭过头当没看见。这在沈从文的自传里写过,官方史料如《北京文化志》也有侧面佐证。   为什么吴晗这么绝情?表面看是政治压力大了,怕沾上"反动分子"的边儿;深点儿想,他在权力高位时培养的"优越感",已让他忘了人情冷暖。   沈从文曾帮过吴晗的学术生涯,两人相交几十年,却经不起一阵风浪。这不光是个人的懦弱,更是时代病态压出的结果——当人人都被逼着"划清界限",连握手都成了奢侈。   吴晗自己的结局更荒诞。文革升级后,他先被抄家,后被关在秦城监狱。1969年冬天,快不行的时候,红卫兵冲进牢房折腾他,硬生生薅光了所有头发,说这是"批臭反动权威的仪式"。   没多久,他就死在狱中,连头发都保不住,看着像闹剧,背后是暴力失控的恐怖。他的家人同样遭殃:妻子袁震被整死,儿子被流放乡下差点饿死。整个悲剧链条从"忘恩"开始,到惨死结束,全是人性的考验场。   钱钟书后来提到这事时,只淡淡说了句"人活着总要记住本分,否则时代碾过来,连魂都丢完了"。钱老点破了在政治狂热中,知识分子若失掉基本人性,反会被反噬。   钱钟书的警示没提数据或大道理,就那么直白,因为真理从不复杂:人活着,不能太算计得失,否则到头来啥都保不住。整个吴晗事件环环相扣,从"不认师"到"被薅发",逻辑上就是人性堕落的全过程,我们笑不出来,只盼多点敬畏。 素材来源: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官方账号 2025-04-29 14:11

0 阅读:306

评论列表

10后宝爸

10后宝爸

2
2025-07-25 21:35

胡适什么时候去清华当系主任了?纯属扯淡

无名人

无名人

1
2025-07-25 09:42

只能说“活该”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