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武僧宋九庵好心收养一名晕倒的姑娘,还把自己一身轻功传给了她,可没想到,这个姑娘却让他后悔不已......
1970年深秋,山西天镇县九庵庙里,八十四岁的老僧宋九庵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村干部想为他请医,他却只是虚弱地摆了摆手。 随后,老人挣扎着从枕下摸出一封泛黄的信,颤巍巍地递过来,再三叮嘱,务必亲手转交公检法。 话音刚落,他便合上了眼,最后一息随风而逝,可不知为何,他的双眼始终没有完全闭拢,仿佛压着一个至死都无法释怀的秘密。 第二天,这封信被送到了县公安局,起初谁也没在意,直到信的内容层层上报,竟让远在太原市的公安局都坐不住。 原来,这封信揭开了一桩困扰铁路系统多年的连环盗窃大案,信中不仅道尽了一个老人的悔恨,也首次指出了那个来去无踪的“女飞贼”的真实身份。 1968年,九庵庙还只有宋九庵一人,这位老僧九岁就在五台山出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是轻功,据说他平地一跃,就能抓到三米高树枝上的小鸟。
那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宋九庵练完功,准备去后院搬柴,谁知竟在柴堆里发现一个昏迷的年轻姑娘。 老和尚懂些医术,把脉后发现她只是饿昏,他赶紧熬了米汤,小心翼翼地喂下,姑娘这才悠悠醒转。 这姑娘约莫二十岁,体格挺壮实,自称宋莲萍,河北人,她编了一套说辞,说父母都是教师,不幸双亡,自己成了孤儿,正准备去内蒙投靠亲戚,路过此地实在又饿又乏,才翻墙进来想歇歇脚。
说着说着,她便感激涕零地跪下磕头,老和尚见她孤苦,动了恻隐之心,便让她在庙里暂住几天,养好身子再走。 可这一住,宋莲萍就再没提过要走,养伤期间,她偶然撞见宋九庵在树下练武,那飞檐走壁的身法让她看傻了眼。 她当即跪倒在地,恳求老和尚收她为徒,教她几招防身,宋九庵本不想惹麻烦,一个老和尚收留年轻姑娘,总归不妥。 但宋莲萍长跪不起,加上老和尚也确实担心自己一身轻功就此失传,最终还是心软,收下了这个关门弟子。 宋莲萍的天赋好得惊人,她对拳脚功夫兴趣不大,偏偏对轻功和缩骨法情有独钟,宋九庵也就顺着她的心思教。 短短两年,她的轻功已学得有七八成火候,期间从未踏出过庙门,村里人压根不知道庙里还住了个姑娘。 就在宋九庵为找到传人而欣慰时,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他外出归来,发现卧室被翻得乱七八糟,自己积攒的三百元香火钱和女徒弟宋莲萍,一同消失了。 老和尚心里又惊又怒,但更多的还是悔恨与后怕,他怕自己传下的功夫,落到了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手里,将来必定为祸一方,这个秘密,他一直捂在心里,直到临终才写信揭发。 他的担心,很快就应验,离开九庵庙的宋莲萍,将她的“舞台”选在了铁路上。 1971年,山西宁武县的市场上突然冒出大量便宜的泡沫塑料拖鞋,一查才发现,这些货竟是从太原开往包头的火车上被盗的。
铁路公安刚开始调查,宋莲萍又出手,她在太原站盯上一个提公文箱的乘客,跟着他上了火车。
在车上,她时而扮作普通旅客,时而假装列车员,趁乱偷走了箱子,等乘警发觉时,她早已凭借超凡的轻功跳车逃离,消失在夜色中。 自此,宋莲萍的作案愈发猖獗,她甚至会买张票,悄悄爬上火车顶,用特制的绳索勾走行李架上的包裹,再跳车溜走。
铁路公安被这个神出鬼没的“女飞贼”搞得焦头烂额,却始终抓不到她的踪迹,她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最后竟把主意打到了外国访华团的头上,偷走了大量手表和外币。 但也正是这一次,她被访华团的保镖开枪打伤了手臂,留下了破案的关键线索。 有了宋九庵的举报信,再结合手臂上的伤口,警方顺藤摸瓜,终于查清了她的底细。
原来,宋莲萍根本不是什么孤儿,她家境优渥,只是性格叛逆,因不满父母安排的工作而离家出走,遇到老和尚时撒了个大谎。
警方最终在她疗伤的一家小诊所布下了天罗地网,抓捕时,她还想故技重施,凭着轻功逃出生天,但这一次,迎接她的不再是夜幕的掩护,而是一颗结束了她罪恶一生的子弹。
当一个人心中没有了敬畏,也没有了底线,再高的天赋和本事,也只会加速她的坠落。
功夫本是用来强身立命,甚至行侠仗义的,怎么到了她手里,就成了撬开车门、偷人钱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