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盖棺定论”,在谈论历史人物时习惯于分辨忠奸: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

清风逸韵 2025-07-24 17:02:08

中国人喜欢“盖棺定论”,在谈论历史人物时习惯于分辨忠奸: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史书上或者戏曲中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分辩忠奸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是当时的最高领导者皇帝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其中的缘由最为恰当。因为人是善于伪装的,尤其是那些奸臣,智商和情商都在线,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是他们的基本配置。他们平时装得比谁都爱国,不到关键时刻,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很难露出破绽的;加上古代信息的闭塞,一般老百姓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别人就更难识破他们了。 因此,往往是事情过了好多年,一些历史事件的尘埃落定,逐渐露出了真实面貌后,才会发现那些人的本来面目。可是绝大部分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永远都找不出真相了。 不过现在的人似乎都不讲究什么忠奸了,可能是忠臣奸臣这种“宏大叙事”和一般老百姓关系不大;现实生活中,大家至多分辨一下人品的好坏或行为的善恶——其实说起来这也是一种进步,现代社会摆脱了古代那种人身依附关系,主要讲求法治,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另外,商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只要有利可图,人品好坏就放在次要的位置了,而且往往是那种看起来坏坏的人才更有可能挣大钱——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进步?

0 阅读:21
清风逸韵

清风逸韵

清风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