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变聪明了,只要不和中国作对,贸易战顺风顺水,这才几天时间,美国不断跟各个国家达成协议。个人认为,随着中美贸易博弈后,美国方面也认识到了一些问题,贸易霸凌必须把中国除外,因为是真的“打”不过。 日本承诺开放汽车、稻米市场,换来的却是美国15%的关税,而中国车企进入日本市场要交25%的税。这种“不对称优惠”背后,是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依赖,台积电3纳米芯片生产线40%的设备来自日本东京电子,美国想卡中国脖子,就得先稳住日本。 美国这波操作暴露了其“战略短视”,为了让印尼购买50架波音飞机,不惜答应对方暂缓征收棕榈油关税,却忘了印尼是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中国每年进口量占其出口总额的23%。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直接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叫苦不迭。 在欧盟这边,美国的如意算盘更是打错了,原本想通过30%的基准关税逼欧洲妥协,结果欧盟反手祭出“反胁迫工具”,拟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德国巴斯夫干脆利落砸下100亿欧元在湛江建化工基地,法国空客直接跟中国商飞敲定200架飞机的采购生意,这些绕开美国限制的合作路子,正让美国在高端制造业的老优势一点点被磨没了。 美国芯片巨头高通为了保住中国市场,悄悄绕过“实体清单”向华为供应4G芯片,被美国商务部发现后罚款12亿美元,结果高通股价三天暴跌18%,市值蒸发450亿美元。 当时特朗普政府强行要求台积电赴美建厂,结果2025年投产时,成本比预期高出40%,良率却比台湾低12个百分点。更要命的是,中芯国际通过“国产设备+成熟制程”组合拳,在28纳米芯片领域实现自给率67%,彻底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对东盟贸易逆差扩大至22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中国通过RCEP框架下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将42%的对美出口商品“伪装”成东盟原产,成功规避了高额关税。 中国在墨西哥蒙特雷建设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把美国滞销的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卖到东南亚,三个月就帮美国消化了12万吨玉米,价格却只有美国本土收购价的60%。 美国所谓的“战略调整”,不过是在中美博弈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它既想维持全球贸易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于是只能在盟友身上开刀,通过“差异化关税”榨取最后一点利益。 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国变聪明了,而是它终于意识到,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靠关税霸凌,而是靠产业链的深度嵌入和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美国终于变聪明了,只要不和中国作对,贸易战顺风顺水,这才几天时间,美国不断跟各个
青黛灵韵
2025-07-24 17:10:04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