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中俄贸易干到2400亿美元,直接创了历史纪录,美国人盯得再紧,也没揪出中国给俄罗斯送武器的实锤,可两国的生意越做越猛。 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俄罗斯每卖出10块钱的商品,就有3块进了中国的口袋。 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太惨了,从苏联解体到现在,平均每小时就有3项制裁生效,累计超过3万项,欧盟第18轮制裁把石油价格上限砍到47美元,直逼俄罗斯开采成本红线。 俄罗斯的脖子被勒得喘不过气来,只能把目光转向东方,中国成了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木材、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中国的汽车、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也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 黑龙江上的中俄边境大桥,以前通车时磨磨蹭蹭,现在24小时灯火通明,货车排长队能从黑河堵到布拉戈维申斯克。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站在黑龙江对岸的卡尼库尔干口岸,对着施工队拍桌子:年底前要是完不成升级,你们就去西伯利亚挖土豆!这哪是贸易,分明是俄罗斯在抢救生圈! 俄罗斯有什么?油气、矿产、广袤的土地。 中国有什么?工厂、市场、基建狂魔的本事。 这叫互补,不是抱大腿,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占贸易总额的76.2%,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上升到55.9%。俄罗斯从远东、西伯利亚到乌拉尔联邦区,再到莫斯科、喀山乃至图拉州和圣彼得堡,各地争相开设产业园和经济特区,吸引中国企业到当地设厂投资。 中国的智能手机在俄罗斯市场占比86%,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71%,俄罗斯的巧克力、奶粉在中国超市被抢成网红,西伯利亚的农民都开始学中文,盼着中国电商把他们的松子卖到拼多多。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既不选边站队,也不火上浇油,中国外交部多次澄清,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如果中国真提供了支持,战争早就结束了,中国提出的12点和平主张,呼吁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国还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发起和平之友小组,推动多边对话,这种中立立场让中国赢得了很多国家的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外交主动。 中俄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超过95%,人民币在 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上升到35%,俄罗斯成为首个使用人民币进行全部进出口贸易的国家。 俄罗斯央行把人民币储备提到23%,超过美元欧元,莫斯科已成为除中国香港、英国伦敦之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 中俄还在联合研发数字货币,未来有望在跨境支付领域实现更大突破,这种金融合作让中俄经济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也增强了双方的经济稳定性。 中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能源和机电产品,在科技、农业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俄联合研发的CR929宽体客机项目取得进展,预计2028年首飞。 中俄(新疆)国际实验室建成投运,为新疆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俄罗斯的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2024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大豆、牛肉等商品贸易额年均增长超20%,中国的农业技术也在俄罗斯得到推广,西伯利亚的农民开始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 尽管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但中俄合作却越挫越勇,欧盟第18轮制裁把石油价格上限砍到47美元,但俄罗斯通过影子油轮等方式,依然把石油卖到了中国。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在2023年达到历史性的1.07亿吨,2024年达到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的19.6%。 西方的制裁不仅没有打垮俄罗斯,反而让俄罗斯更加依赖中国,也让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大国智慧,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到处打仗,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扩大影响力。 中国的中立立场让自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中俄贸易的增长让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成功告诉世界,在当今时代,经济实力才是硬道理。 俄乌战争还在继续,但中国已经成为这场冲突中最大的赢家,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 中俄贸易的增长不仅是两国经济互补的结果,更是中国外交智慧的体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经济合作和多边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些还在幻想通过制裁打压中国的国家,该醒醒了!中国的崛起,谁也挡不住!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中俄贸易
国际热点溯源
2025-07-25 01:06: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