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的浪潮里沉浮久了,散户们总会问一个本质问题:我们到底在赚谁的钱?是追涨杀跌的差价,还是题材炒作的泡沫?其实拨开市场的迷雾,答案远比想象中朴素——在估值相对稳定的常态下,能稳稳落袋的收益无非两类:看得见的分红,和可预期的增长。而这两者的根,最终都系在“分红”上。 增长的本质,其实是为未来的分红铺路。一家公司今年赚1亿,明年赚2亿,看似是业绩在增长,但如果利润始终躺在财报里,从不以分红的形式流向股东,那这些数字对散户而言,不过是屏幕上跳动的符号。就像农民种庄稼,春天播种、夏天施肥,最终的期待是秋天能收获粮食;企业投入、扩张、盈利,投资者的终极期待,也是让增长的果实通过分红落到自己手里。 分红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利润表可以修饰,股价可以炒作,但真金白银的分红不会说谎。每一笔到账的股息,都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实在的证明——这钱你拿在手里,买杯奶茶也好,再投回去也罢,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哪怕公司增速放缓,甚至暂时不增长了,只要每年能稳定分红,投资者就有底气: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持续现金流的资产。 从市场规律看,分红还是股价的“稳定器”。熊市里,当股价跌得让人心慌时,高股息率会像一块磁石,吸引那些追求稳健的资金入场。比如一家股价10元的公司,每年分红0.5元,股息率就是5%,当股价跌到8元,股息率就升至6.25%——这样的收益率,在利率低迷的环境下极具吸引力,自然会形成支撑,让股价跌不动。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常年高分红的蓝筹股,往往比题材股更抗跌。 反过来想,那些分红少得可怜,甚至常年一毛不拔的公司,投资者赚的其实是“博弈的钱”。大家炒的不是公司的价值,而是“别人会不会以更高价格买走”的预期。这种游戏里,情绪比业绩更重要,消息
在A股的浪潮里沉浮久了,散户们总会问一个本质问题:我们到底在赚谁的钱?是追涨杀跌
周仓与商业
2025-07-25 10:48:5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