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流域滑坡空间格局研究取得进展!】雅鲁藏布江流域,深陷印度与欧亚板块撕扯碰撞带,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地表剧烈起伏。持续的隆升与剥蚀造就了破碎山体、频发地震,使其成为滑坡肆虐的高危区,却长期缺乏系统研究。破解此地大型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驱动因子,是理解区域滑坡灾害与地貌演化的关键钥匙。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苏立君团队主动出击,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踏勘,首次完成了全流域大型滑坡的精细编录。他们运用多源空间分析技术,精准描绘滑坡的空间分布蓝图,深入剖析地质与地形对其的掌控作用,并探讨了潜在触发因素及典型滑坡对地貌的塑造力。
研究揭开了大地伤疤的惊人面貌:全流域至少潜伏着2390处大型滑坡,总面积1087.6平方公里。滑坡类型多达8种,其中岩质滑动(占53.1%) 最为常见,而冰岩崩规模最大,在东构造结附近扎堆。
滑坡密集盘踞在中下游深切峡谷,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集中了53.4%的滑坡),尤其是朗杰学增生楔(独占49.7%) 成为核心灾区,软硬相间地层是滑坡的温床。滑坡规模与地形陡峭起伏程度、海拔高度正相关。研究同时指出,频发地震是重要触发因素,持续增温正导致冰岩崩活动日益猖獗。
这项研究精准刻画了雅鲁藏布江大型滑坡的空间格局,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滑坡分布规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与理论基础。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