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原因:足协领导下的中超联赛真的是职业的吗? 回头看,中超联赛更像是完成某种任务式的赛事组织,中国足协的定位就是全局的操盘者,在统一领导下的一种全国性质的赛事,说白了就是一种官办足球模式。自然,大家看到足协以官样做派在管理整个联赛,开大会,发文件,提出纲领,未来发展计划等等。 第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各地经济差异很大,事实上依然全国一盘棋,至今都无法实现跨年度赛事接轨。中国完全应该按地域进行分区联赛,极大降低俱乐部和球迷往返成本,实现百花齐放。 其次,中国足球虽然也有所谓中甲,中乙,但其实根本就没有建设和发展好由下至上的次级联赛,高校足球,分区民间赛事,城市间的联赛体制恰恰是金字塔最底层和解决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机制,几乎完全没有。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苏超,刘建宏立马跳出来天然地划分等级,殊不知如果这就是足协的工作之一,开发和组织起来的赛事,自然就成了添砖加瓦的好事。什么工作没做,却以一种居高临下,摘桃子的姿态来指指点点,遭众多球迷怒斥也是自讨没趣。个人一直认为,如果足协真想做点事,那就沉下来,假设苏超,粤超,西超,赣超都是足协领导下,扶持地方,民间赛事,帮助其发展,逐步延伸出一条民间,专业,职业的道路,中国足球何至于受困于“注册球员过少”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 第三,商业是绕不开的。足协为何要拿赞助费的36%天价?日本足协拿3%,欧洲国家的足协也基本是这个水平。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为何开发不出商业价值?即便是水平还不够,仅凭我们庞大的球迷群体,热情,完全可以在转播,产品开发,商业价值上创新高。而事实是我们不仅越来越讨人嫌,商业价值还在大幅下降,说白了就是足协这帮人根本不懂品牌运作,当然这还是表面原因。 第四,球场上的戾气横行。看看我们现在的中超,球迷互相谩骂,有的大骂球员及其家人,确实有人说得委屈:不都这样么?骂人都可以编成口号,齐刷刷地喊;场上但凡吹罚不利,就围攻裁判,实在看不出一点职业。球员也是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理由居然堂而皇之,俱乐部发工资,在国家队受伤了影响在俱乐部出场赚钱;既然俱乐部都开出天价年薪了,为什么要还去欧洲联赛拿底薪合同? 第五,球场内外的胡乱。特别是一群所谓的名嘴,娱记,经纪人,体育人,媒体人,上下其手,满嘴胡说,从教练的选择,到战术的制定,从首发的人选,到换人的时机,个个油头粉面,全知全能,既是预言家,又在扮演上帝,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都是混口饭吃。 结论是:要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要一有事就斥责球迷,什么球盲,不专业等等,中国足球有哪个是专业的?与其提什么20年发展计划,不如沉下心来,做点实事。放弃政绩足球,花20年时间来打造底层和基础,才是正事。
足协主席宋凯:开放中超外援政策!近日,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足协内部会议上表示想开放
【112评论】【8点赞】
吴卫宾
开放中国足球市场才是中国足球起死回的希望,各省组织足球联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