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离开中国三天后,冯德莱恩要见特朗普,欧盟准备举白旗了? 7月23日,冯德

理大国迷雾 2025-07-26 15:13:09

空手离开中国三天后,冯德莱恩要见特朗普,欧盟准备举白旗了? 7月23日,冯德莱恩抵达北京,主持第二十五次中欧领导人峰会。然而,这场峰会的舆论基调却因她在访华前的“威胁”言论而充满火药味。 有报道称,冯德莱恩曾在访华前夕提出三项要求: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限制新能源汽车技术转移,并减少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这三条“清单”被外界视为欧盟试图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然而,现实并未如欧盟所愿。 中国外交部在峰会前明确表态:“中欧合作必须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任何单方面施压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最终,冯德莱恩的三项“要求”在会谈中被中方驳回,稀土出口政策未作调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享也未被提及。 尽管如此,中欧双方仍签署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并达成“深化多领域合作”的共识 冯德莱恩离开北京后,仅隔三天便飞抵美国,与特朗普会面。 这一举动被形容为“欧盟的外交急转弯”。 但耐人寻味的是,欧盟在冯德莱恩离京后立即宣布对美启动反制措施:若美国坚持对欧盟加征30%的关税,欧盟将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这一“刚柔并济”的策略,被外界解读为欧盟试图在中美之间“两头讨好”。 一方面,通过与中方峰会释放“合作信号”,避免因稀土、新能源等领域摩擦激化矛盾;另一方面,又在对美关系上试图“软硬兼施”,既展现“反制决心”,又保留谈判余地。 然而,这种“骑墙”姿态是否真的能平衡中美欧三方关系? 冯德莱恩的访华与访美行程,暴露了欧盟当前的困境: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夹缝中,欧盟既想维持对华经贸合作,又不愿彻底得罪美国。 说白了就是在中美关税压力下的“夹缝求生”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欧盟加征关税30%的“对等关税”,直接冲击了欧盟的汽车、钢铁等核心产业。 据德国工商会统计,欧盟对美出口中,汽车及零部件占34%,若关税生效,德国车企将损失超100亿欧元利润。 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高达1500亿欧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的崛起更让欧盟感到“被超越”的焦虑。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的“双线策略”显得格外矛盾:一边试图通过中欧合作缓解对美依赖,一边又被迫在对美关系上“示弱”。 正如评论所言:“欧盟的外交,如今像一场高难度的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 事实上,欧盟的“摇摆”并非全然自愿。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德国总理默茨等成员国领导人,始终主张“对华务实合作”,而欧盟委员会则倾向于“价值观优先”,推动“去风险化”政策。这种分歧导致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难以形成统一立场。 更关键的是欧盟的不作为,欧盟的“战略自主”始终停留在口号层面。 据分析,欧盟对美军事依赖度高达90%,而对华经济依赖度则体现在能源、制造业等领域。 这种“防务靠美国,赚钱靠中国”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欧盟在中美博弈中始终处于被动。

0 阅读:54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