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夏天,高秀敏突然猝死,遗体被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从家里抬了出来,这是现场留下的一张老照片,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遗体被黄色的包裹盖着,旁边的亲人因为一时间接受不了打击,失声痛哭。
2005年8月18日,长春的天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高秀敏家保姆像往常一样准备午饭,却发现女主人卧室门还紧锁着。
敲门没人应,推门进去才看见46岁的高秀敏静静躺在床上,身子已经凉了。
医院后来开了证明,说是心脏病突发。
消息传到广东时,何庆魁刚给大儿子烧完头七纸,这个写尽人间悲欢的编剧,蹲在殡仪馆门口哭得站不起来。
十天前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天后又要送走相伴十多年的知己。
时间倒回1989年扶余县菜市场。
卖鱼贩何庆魁拽住高秀敏的自行车后座,硬塞过去一沓稿纸:“帮瞅瞅这剧本成不?”
那时的高秀敏已是县艺术团副团长,她连夜读完皱巴巴的《谁娶谁》,第二天就带着剧团排练。
这个小品后来拿了省里一等奖,何庆魁的命运从此转弯。
那年他42岁,高秀敏30岁,两人都各自有家庭。
1992年全国小品大赛后台,高秀敏攥着何庆魁写的《包袱》台词本直跺脚:“老何你这包袱埋得太深!”
结果这个讲述农家夫妻藏私房钱的故事,把评委席逗得前仰后合,捧回了金奖奖杯。
领奖时何庆魁躲在幕布后面,看高秀敏在追光灯下鞠躬,突然觉得县文化局给的铁饭碗也不那么重要了。
真正让两人名震全国的是遇见赵本山。
1997年春晚彩排现场,赵本山捏着《红高粱模特队》剧本拍大腿:“这词儿谁写的?句句踩锣鼓点上!”
后来观众看到的经典场面:范伟顶着红鼻头走猫步,高秀敏叉腰喊“猫步不是这么走的”,都是何庆魁熬了二十几稿磨出来的。
有年除夕夜直播前,道具红手绢突然找不到,何庆魁把自己围巾扯了现染,高秀敏攥着还掉色的布条就上了台。
2004年《送水工》排练时,高秀敏因私事耽误场次,赵本山当着剧组发了火。
后来在长春电视台采访里,高秀敏对着镜头叹气:“本山大哥要求太严。”
其实那时她心脏已经不太好,包里常备硝酸甘油。
有次彩排间隙,何庆魁看见她躲在消防通道吃药,急得要告诉导演组,被高秀敏一把拉住:“别耽误大伙儿进度。”
真正的打击在次年八月。
何庆魁大儿子在广州车祸身亡,他瞒着高秀敏赶去处理后事。
电话里高秀敏问起伤势,他咬着牙说“不碍事”。
其实那时殡仪馆正催他签字火化。
五天后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去世,最后通话记录停在凌晨两点。
她打给剧组统筹说:“老何心情不好,《圣水湖畔2》先停停。”
追悼会上来了七百多人。
赵本山摸着水晶棺哭得直抖:“妹子你要早说身子不舒服...”
范伟蹲在花圈后面抹眼泪。
何庆魁被人搀着,把一沓《卖车》手稿放进棺木,纸页上还有高秀敏用红笔标的停顿记号。
有记者想采访,他摆摆手:“我俩没红本儿,可十四年的日子都在剧本里写着呢。”
2018年北京卫视演播厅,七十岁的何庆魁面对镜头终于坦白:“她总怕给人添麻烦。那晚要是说实话在家休养,我肯定从广东飞回去...”
背景屏幕放着《心病》片段,高秀敏正指着范伟说:“你这心啊,拔凉拔凉的!”
观众席里有年轻情侣笑出声,没人注意嘉宾席上老人转过了头。
现在春晚重播《卖拐》,弹幕总飘过“高老师走好”。
何庆魁回了松原老家,书架上还摆着2003年三人合照。
玻璃板底下压着泛黄的纸片,是《昨天今天明天》里他最喜欢的一句词:“凑合过呗,还能离咋的。”
只是当年念这句词的人,终究都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