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北京精英小姐姐,工资大约12,000~18,000,穿衣风格跟别处不一样! 我见到师母,惊为天人!面容姣好,木簪盘发,天然苎麻衣裙,一身“清风朗月”。 师母的女伴,也让我惊叹!天丝棉麻混纺长裙,暗纹如水墨晕染,宛若“敦煌飞天”。 衣着不刻意,但是不随便。 咋感觉恁舒服呢? 她们都是北京当地小姐姐,博士毕业,师母在电视台,女伴是公务员。 师母比老师小12岁,年龄比我还小,但是人家“萝卜不大,长到辈上”了! 我还是要恭恭敬敬喊声“师母”的,师母大大方方,微笑一声应了,还跟我亲切交谈呢! “你就是明月吧?工作忙不忙?” 我慌忙回应,“回师母,我是明月,平时工作比较忙,寒暑假才有时间。” 在“道场”里面,没人粗声大嗓的,都是低声交谈,只要对方听见就好,这就叫做“慎音”。 连续几天下来,人的状态是向内收的,不会向外发散。 当时,世界各地的女学友,都是奔去学国学的,虽然是为了精神追求,但毕竟是女性,肯定要捯饬一番。 各路脂粉英雄,争奇斗艳,有妆容精致的,有穿着时髦的,有衣着朴素的,啥样的都有。 唯独,我就看师母的装扮非常顺眼—— 一根檀木簪,青丝高挽,映衬着她精致的五官,修长的天鹅颈,简简单单,戴一条珍珠项链。 身上穿的原色棉麻布,低调奢华有内涵,看着特别不打眼,主打一个舒适随便。 但是微微一瞥,微风拂过,那布料的肌理荡起层层涟漪,衣袂飘飞,似山间的晨雾袅袅,不刻意而自带仙气。 她那个女伴也是,棉麻混着桑蚕丝,泛着珍珠的光泽感,还有层层叠叠的暗纹,广袖长裙,形成波浪曲线。 简单的说,这衣服穿得既舒服又随性,不像我穿的板板正正的,伸胳膊蹬腿,总有那么一种束缚感。 我查了一下,不禁吐了吐舌头,别看她们的衣裙不华丽,看似朴素,价格也不便宜,至少500块往上。 要知道,那是将近20年前,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我可不舍得,抠抠搜搜花100块买衣服就不错了。 我去过北京多次,也仔细观察过,北京当地的大姐姐小姐姐,甚至大妈们,穿衣风格,主打一个实用简约和高级感! 色调饱和度高的少,不穿花花绿绿的,通身颜色不超过三种,偏好黑白灰和大地色,还有一种叫“莫兰迪色”。 冬季注意保暖,夏季优雅清凉,偶尔来点细节的小配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就是说,通勤时比较干练,休闲时比较随性,看似不那么精致,却处处透着大都市的自信和自豪感! 我为啥这么说呢? 我常回老家的小县城,我二舅啊,二姑啊,表姐表妹呀,一大群亲戚都在。 我就发现呀,越是小地方的穿戴,越是追求精致感。 我这个人大大咧咧习惯了,穿衣方面从来不注意。 有一次,我回姥姥家,随意穿了一件过时的红色羽绒服,带着粗陋的绣花,有一种廉价感。 更要命的,我没穿紧身裤,而是穿一条肥肥的牛仔裤,偏偏把裤腿塞进了长筒靴,好像是美丽国的“嘻皮士”,有点不伦不类。 二舅妈那么随和的一个人,实在是看不过眼了,悄悄扯着我的衣袖说,“明月呀,你是个大学老师,能不能好好打扮打扮?” 我这叫一个尴尬,讪笑着点头,“好的,二妗妗,我出门没注意,随便找了件衣服穿的!” 二舅妈是公务员,人家的穿戴是非常讲究的!驼色羊绒大衣,内搭纯色羊绒衫,再配纯色系的小短靴,既优雅又保暖。 还有一年冬天,我和丈夫去探望二舅,二舅妈非拉着我们外出吃饭,远远看见一位40多岁的小姐姐,嗬,那叫一个摩登啊! 小香风外套,精致的A字裙,内搭橘黄色高领毛衣,头戴粗花呢贝雷帽,有一种法式的优雅,跟小香风的材质遥相呼应。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挡”,一对耳坠还“不灵不灵”的,手里拿着小包包,貌似也是个大牌的,不知道是不是高仿的。 这里小姐姐昂首起胸,45度角望天,脚踏一双同色系的小羊皮靴,“嘎嘣嘎嘣”的,走出一种六亲不认的步伐。 精致是精致,好看是好看,就是觉得太完美了,多了一种修饰感。 我心里好“哇塞”,感觉小县城的姐姐,咋比大北京的姐姐更讲究呢? 不得不说,小县城的姐姐们,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生活节奏没那么快,有闲有钱有心思捯饬自己! 也就是说,单从穿戴上,在咱大中华,你看不出来自何方,除非搭配谈吐气质,才能猜出个大概。 我想说啥呢? “衣不在精,舒服就行”,我的衣服大多是棉麻材质,舒适透气,宽宽大大,再也不给自己找罪受。 这不吗?前一阵我买了图2的长裙,就是相中了100%全棉,而且有两个大兜兜,406块不算贵,但是,还是觉得啰嗦了。 于是,我就退掉了! 前几天,我花了75块,入手了这件带胸垫的睡裙,两侧有兜,国风复古印花,细腻柔软,舒适透气,还有一点点文艺气质。 纯粹就是因为懒,在家躺一躺,出门逛一逛,一套就搞定了,连胸罩都省了。 无形中,我还是受到师母影响了! 你喜欢啥风格?
我感觉,北京精英小姐姐,工资大约12,000~18,000,穿衣风格跟别处不一样
淡然若水心自明
2025-07-26 18:18:53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