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

香橙国际说 2025-07-26 23:31:13

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以只要美国军援的导弹打到俄罗斯本土,那么一场真正的大戏和好戏也就拉开了帷幕,核战恐怕就提上了日程,正如普京所言“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地球还有什么意义?”

7 月 14 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甩出重磅炸弹: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 “顶级武器”,但费用必须由欧洲国家全额承担,美国纳税人一分钱都不出。

这场军援计划的核心逻辑是 “美国出武器、欧洲掏腰包”。

根据特朗普的设想,美国制造的 “爱国者” 防空导弹等装备将先运抵北约仓库,再由北约协调送往乌克兰战场,而德国、芬兰等七国已明确表示愿意参与。

这种模式看似是美国在为乌克兰撑腰,实则是特朗普打的一手 “生意算盘”。他在会见中直言 “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既避免消耗美国库存,又能通过武器出口赚得真金白银。

更绝的是,特朗普还给俄罗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 50 天内不与乌克兰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俄征收 100% 关税,并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

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的策略,本质上是想通过经济施压迫使俄罗斯让步。

然而北约内部对这一计划反应不一,德国总理默茨表现得异常积极,不仅承诺在计划中发挥 “决定性作用”,还主动提出采购更多 “爱国者” 系统。

这背后既有默茨政府想在外交上展现领导力的考量,也有德国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依赖的现实。但法国、意大利等国却唱起了反调。

法国总统马克龙明确拒绝参与,坚持欧洲应通过本地采购发展自身国防工业;意大利则强调只提供本土生产的武器。

这种分歧折射出北约内部的深层次矛盾:美国试图通过军援巩固对欧洲的控制,而部分欧洲国家却想借此推动战略自主。

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军援生意”丝毫不为所动,普京在与特朗普通话时明确指出,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的既有目标。

紧接着,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的空袭力度,用实际行动回应西方压力。更具威慑力的是,普京曾放出狠话:“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地球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核威慑言论并非空穴来风,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且其核政策允许在遭受常规武器攻击时使用核武器。

一旦美国军援的导弹打到俄罗斯本土,极有可能触发普京的 “核按钮”,将冲突升级到不可控的地步。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始终保持清醒,尽管西方媒体炒作 “中国不愿俄罗斯战败”,但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中方立场始终是 “劝和促谈”。

这一态度既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符合自身利益。如果俄罗斯被美欧击败,美国必然会将战略重心完全转向遏制中国,这对中国的发展环境将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中国在坚持中立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俄乌和谈,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这场军援计划的影响早已超出俄乌两国,对乌克兰来说,虽然获得了更多武器,但也意味着冲突可能进一步延长。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通话后表示 “已准备好开展最高效的合作”,但他心里清楚,美国的支持并非无条件的。

对欧洲而言,承担军援费用将加重财政负担,还可能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更关键的是,一旦核战爆发,整个欧洲都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特朗普的军援计划看似高明,实则暗藏危机。

他试图通过 “欧洲买单” 的方式降低美国风险,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俄乌冲突的本质是地缘政治博弈,单纯的军事施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美国继续玩火,执意将军援升级为对俄本土的打击,那么普京的核威慑可能不再是说说而已。

正如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所言,美国的军援 “不会改变特别军事行动的走势”,反而可能将世界推向核战深渊。

0 阅读:3
香橙国际说

香橙国际说

以案普法,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