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媒《欧亚时报》一反常态,高调吹捧中国正在研发的1000公里超远程空空导弹

旅行看世界 2025-07-27 06:23:21

近日,印媒《欧亚时报》一反常态,高调吹捧中国正在研发的1000公里超远程空空导弹,声称这款武器能让美军F-22“猛禽”和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在千里之外沦为活靶子。按照印媒的说法,这款导弹的射程不仅碾压美国AIM-174B(400公里)、俄罗斯R-37M(400公里),甚至逼近部分战术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直接改写印太地区的空中威慑格局。 传统空战讲究的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但1000公里的射程直接把战场拉到了“狙击战”模式。想象一下,歼-20在2万米高空巡航,挂载两枚这种导弹,威慑半径覆盖第一岛链至关岛,预警机、加油机这些高价值目标还没反应过来,导弹就已经从天而降。更狠的是,高超音速+滑翔弹道的组合,让拦截成功率暴跌至15%以下,美军现有的“标准-6”防空导弹基本成了摆设。 印度人向来对中国军工进步冷嘲热讽,这次却罕见捧场,背后藏着两层算计。一是借中国技术施压美国,试图换取更多军售优惠;二是暗示自家空军也得赶紧升级,否则未来空战连陪练资格都没有。但别忘了,印度自己的“阿斯特拉”导弹射程还卡在150公里,R-37M还是花钱买来的,这种“捧杀”背后,多少带点酸葡萄心理。 五角大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F-22最近紧急启动“生存能力升级”,加装红外防御系统和隐身涂层,甚至打算用平板电脑遥控无人机当“肉盾”。但问题在于,这些补丁式升级治标不治本——当导弹速度突破9马赫,留给飞行员的逃生窗口只有几十秒,再强的电子战系统也难挡天顶一击。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美在颠覆性技术上的代际竞争。中国靠氮化镓雷达、量子通信和高温复合材料实现三级跳,美国却还在为AIM-260的射程缩水扯皮。当霹雳-XX的生产线三班倒时,洛克希德·马丁的工程师可能还在纠结怎么把导弹塞进F-35的弹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嘟嘟

嘟嘟

1
2025-07-27 13:01

军事科技发展到现在,只有中美才有能力打造真正严格意义的现代化国防,别的国家从技术,资金,人才都不可能打造得起了

猜你喜欢

旅行看世界

旅行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