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谱了!”辽宁大连,一男子在超市购买了347瓶白酒,每瓶价格上千元,可男子却

史面的楚歌 2025-07-28 07:16:32

“离大谱了!”辽宁大连,一男子在超市购买了347瓶白酒,每瓶价格上千元,可男子却发现里面有假货,于是报警处理,民警介入后,确认其中207瓶白酒为假货,找到超市讨要说法时,对方却称入库酒为真品,但被员工给换成了假酒,法院判了!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2025年7月19日 大连一家连锁大型超市假酒事件始末:一起牵动消费者神经的质量纠纷 今年春节前夕,大连市民李先生经历了一场糟心的购物体验。 他在当地知名连锁超市购买的知名白酒,竟然有超过半数被鉴定为假酒。 这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的消费纠纷,不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更暴露出当前高端酒类市场存在的监管漏洞。 事情要追溯到2024年1月。春节将至,李先生为了节日送礼和转售需要,在连锁超市星河广场店分多次购买了总计347瓶知名白酒。 每瓶售价1038元,总价超过36万元。出于方便考虑,李先生将这些酒暂时寄存在一家相熟的烟酒店内。 转折出现在烟酒店老板的一次例行检查中。这位有着20年从业经验的老板在整理货架时,发现这批五粮液的包装存在多处异常: 防伪标识不够清晰、瓶盖做工略显粗糙、酒液色泽也有细微差别。凭借专业敏感度,他立即提醒李先生这批酒可能存在问题。 接到提醒后,李先生第一时间向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警方委托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专业打假团队进行鉴定。经过严格检测,确认这批347瓶五粮液中,有207瓶系假冒产品,假酒比例高达60%。 面对鉴定结果,超市方面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解释。他们声称进货渠道正规,入库时均为真品,问题出在一名周姓员工身上。 说是被超市仓库员工给调包了。然而这一说法在法庭上并未获得采信。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超市作为销售方,应当建立完善的商品质量管控体系。 首先超市无法提供这批五粮液的完整进货凭证和质检报告;其次,对员工监守自盗行为未能有效防范;最重要的是,在长达三周的销售期间,超市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假酒流通。 基于这些事实,法院最终判决超市退还李先生购买假酒的款项,并额外支付12万余元的赔偿金。 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其发生时间和涉事主体。春节前夕本就是高端酒类销售旺季,而华润万家作为大型连锁超市,在消费者心目中一直享有较高信誉度。 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选择在超市大批量采购,正是看中了超市的信誉保障。"谁能想到大型超市也会卖假酒?"李先生无奈地说。 这批假酒中有相当数量是在春节前售出的,很可能已经被消费者购买用于送礼或宴请。 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如对已购酒品存疑,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相关部门将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业内专家指出,这起事件反映出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超市内部管控存在明显漏洞,特别是对高价值商品的监管不到位; 二是高端白酒防伪技术需要升级,目前的防伪标识仍容易被仿冒;三是消费者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多数人购买高档酒类时缺乏基本的真伪辨别能力。 针对这起事件,五粮液公司发表声明称,将进一步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 同时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授权渠道购买产品,并认准最新的防伪标识。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起假酒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随着高端白酒价格持续攀升,制假售假行为也呈现专业化、规模化趋势。 仅2023年,全国就查处酒类侵权假冒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过15亿元。这些案件大多集中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夕,不法分子利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机浑水摸鱼。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避免买到假酒?专业人士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选择大型商超、品牌专卖店等正规渠道; 其次注意查看商品的外包装、防伪标识等细节;最重要的是保留购物凭证,以便发现问题时能够有效维权。 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商家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要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在商品质量把控、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需要下更大功夫。 只有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才能赢得市场的长久信任。 目前涉案超市已对涉事员工作出处理,并承诺完善内部管控措施。 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酒类商品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假冒伪劣行为,维护节日市场秩序。 这起假酒纠纷最终以消费者维权成功告终,但其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0 阅读: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