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通电话,用关税逼停柬泰冲突。 当地时间 26 日,特朗普在 “真实社交” 上连发三条帖文,称自己刚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完电话。他在电话里撂下狠话:“只要你们不停火,美国就不会跟你们谈关税协议。” 这招果然奏效,两国领导人当场就同意立刻停火,还答应尽快坐下来面对面和谈。 特朗普这次干预的时机很微妙,7 月中旬,他刚给 20 多个贸易伙伴发信,警告 8 月 1 日起要加征 20% 到 50% 的关税,其中泰国和柬埔寨被列入 “36% 关税名单”。眼看大限将至,两国还在边境打得不可开交,特朗普干脆把关税谈判当成了筹码。 这招对两国来说确实是致命一击,泰国旅游业占 GDP 的 12%,冲突爆发后,边境口岸关闭,游客数量暴跌。柬埔寨更惨,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36% 的关税足以让其农产品出口瘫痪。更关键的是,美国是两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泰国每年对美出口额超过 600 亿美元,柬埔寨也有上百亿美元。停火,成了避免经济崩盘的唯一选择。 尽管特朗普宣称两国已同意停火,但前线的情况却复杂得多。27 日,泰柬边境仍传来炮声,泰国陆军副发言人直言:“战场上的部队还在执行作战策略。” 不过,政治层面的妥协已经开始。 洪玛奈率先表态同意 “无条件停火”,普坦也松口称 “原则上同意”,但要求柬埔寨先展现诚意。紧接着,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宣布,两国领导人将于 28 日在吉隆坡举行会谈,由马方担任调解人。 这场冲突背后,还有大国博弈的影子。柬埔寨与中国关系密切,今年 5 月刚完成第七次 “金龙” 联合军演;泰国则是美国的传统盟友,长期接受美制武器。 特朗普的介入,既展现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暗含制衡中国的意图。但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并已通过双边渠道做劝和促谈工作。 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的 “关税大棒” 并非首次奏效,今年早些时候,他用同样的方法迫使印巴停火,最终促成双方和谈。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经济依赖外贸的小国尤其有效。毕竟,边境冲突带来的损失是短期的,而关税加征却是长期的灾难。对柬泰两国来说,在主权争议和经济生存之间,暂时选择后者或许是无奈之举。 截至目前,双方停火协议尚未正式签署,边境局势仍有反复。但特朗普的一通电话,已经让这场持续四天的冲突出现转机。接下来,马来西亚的调解能否让两国真正放下武器,回到谈判桌前,将是考验各方智慧的关键。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也再次证明了在国际政治中,经济杠杆往往比军事威慑更具杀伤力。
特朗普一通电话,用关税逼停柬泰冲突。 当地时间26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28 09:41:15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