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日本《每日新闻》公布了最新的全国民意调查,令外界大跌眼镜。石破内阁的支持率不仅上升至29%,比选前上升了5%;在首相人选支持率上,石破茂也以20%“反超”高市早苗(15%)和小泉进次郎(8%)。如何看待石破茂突然“逆袭”的原因呢? 石破茂一上任就把重心放在了老百姓的钱包上。2024年11月,他推出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给低收入家庭每户发3万日元补贴,有孩子的家庭再额外加2万。同时重启电费、燃气费补贴,还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年收入103万日元提高到178万日元。 这些政策直接砸中了日本老百姓的钱包:便利店饭团涨价、电费账单变厚的当下,真金白银的补贴比任何口号都实在。2025年4月,他又推出应对美国关税的紧急方案,不仅给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还把汽油价格上限从每升175日元提高到185日元,顺带放宽雇佣调整补助金的申请条件。这套操作让中小企业主和上班族都尝到了甜头,民调显示67.3%的受访者支持他与在野党协商的态度。 就在石破茂的政策初见成效时,竞争对手们却接连踩了雷。高市早苗作为自民党右翼代表,在电视辩论里反复强调修宪,结果被年轻人吐槽“活在昭和时代”。她那句“日本需要重塑保守脊梁”,在关东暴雨期间成了讽刺——当石破茂在灾区扛沙袋时,她却被曝在高级温泉旅馆度假,舆论直接炸锅。 小泉进次郎虽然顶着“改革派”光环,但政策落地时状况频出。他接任农林水产大臣后,竟称“支持者送的米多到能开店卖”,引发民众对脱离基层的批评。他主推的环保政策还被媒体批为“概念先行”,连具体补贴细则都没公布,选民自然不买账。 去年关东地区暴雨成灾,石破茂亲自带队奔赴灾区。电视画面里,他穿着雨衣扛沙袋、蹲在临时安置点啃饭团的样子,直接刷新了日本民众对政治家的认知。第二天,“救灾首相”的热搜就挂在了推特榜首。这种“接地气”的形象,和高市早苗在温泉旅馆自拍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他因此借机推出“千点咨询计划”,在全国设1000个窗口专门听取中小企业诉求。这个举动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巧妙地把自己塑造成“实干家”,连向来挑剔的《朝日新闻》都罕见用“接地气的危机应对”来评价他。 石破茂能逆袭,离不开自民党内部的“权力重组”。2024年总裁选举时,前首相菅义伟和岸田文雄罕见联手,指示各自派系把票投给石破茂,硬生生把他从首轮46票的劣势拉到决胜轮189票。这种团结在自民党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是麻生派原本支持高市早苗,最后却选择“弃车保帅”。 石破茂上任后主动与在野党合作,他不仅同意国民民主党提出的个税改革方案,还在国会与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协商通过多项法案。这种“打破派系壁垒”的姿态,让厌倦了内耗的选民看到了希望。就连自民党内部都有人私下承认:“现在只有他能和在野党打交道,避免国会瘫痪。” 面对党内“倒石运动”,石破茂的应对也堪称教科书级别。当麻生派联合其他派系要求他辞职时,他公开表示“不愿重回旧自民党的老路”,并强调自己才是能与在野党合作的领导人。这种“反主流”的姿态反而赢得了中间选民的好感,民调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他“没有辞职的必要”。 在外交上,他也展现出不同于传统保守派的灵活性。虽然主张加强日美同盟,但他在APEC和G20峰会上多次提到“亚洲版北约”的构想,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但石破茂的支持率上升也暗藏隐忧。自民党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政权基础依然薄弱。他承诺的经济政策需要时间见效,半导体产业的6万亿日元补贴要到2030年才能看到成果。如果年底前物价继续上涨,民众可能会迅速“变心”。并且,党内派系斗争从未停歇。麻生派虽然暂时隐忍,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石破茂任命小泉进次郎为农林水产大臣,表面是政治回报,实则埋下隐患:小泉的年轻支持者和麻生派矛盾颇深,这种平衡术稍有不慎就会翻车。 当主流政客还在纠结修宪、派系斗争时,石破茂用民生政策、救灾行动和跨党派合作打出了差异化牌。但日本政坛的“纸牌屋”从来不会风平浪静,他能否把这波支持率转化为长期执政的资本,还要看接下来如何在经济复苏、党内博弈和外交平衡之间走钢丝。
7月27日,日本《每日新闻》公布了最新的全国民意调查,令外界大跌眼镜。石破内阁的
风林事儿说
2025-07-28 10:26:29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