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女囚张露萍被监狱长单独带到办公室,监狱长色眯眯的说道:“只要你从了我

粉色大猫聊热点 2025-07-28 15:27:56

1945年,女囚张露萍被监狱长单独带到办公室,监狱长色眯眯的说道:“只要你从了我,就可以放你出来,这200元补助费也是你的。”谁料,几天后,每到晚上,监狱长就又跪又拜,祈求道:“对不起,放过我吧。” 1938年,四川崇州,18岁的余家英(张露萍本名)还是个爱读书的文静女孩。圆脸,短发,戴着圆框眼镜,她喜欢在油灯下读《红岩》里的革命故事。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年后,自己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那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国共合作抗敌,但暗流涌动的秘密战线却更加凶险。余家英被党组织选中,化名张露萍,潜入重庆军统电讯总台。 这个由戴笠亲自掌控的情报核心,戒备森严,电台滴答声日夜不停。张露萍的任务是传递情报,破解军统的“黄鸟行动”,保护陕甘宁边区的中共地下网络。 她伪装成普通文员,穿着朴素的旗袍,低头抄写电报,实则暗中组建了地下党支部,代号“七星”。 小组七人,个个身怀绝技:张蔚林精通无线电,冯传庆擅长密码破译,张露萍则是核心联络人。 她用炭笔在废纸上写诗:“七月里山城的榴花,依旧灿烂地红着。”这句诗,藏着她对革命的信念。 1940年3月,一个阴冷的春夜,张露萍小组的命运急转直下。下属张蔚林在一次电报发送中失误,暴露了小组身份。 军统特务如狼似虎,迅速逮捕了“七星”全体成员。张露萍被押往重庆杨家山秘密监狱,那里高墙电网,阴森恐怖。她被关进“义斋”监房,墙上挂着生锈的铁镣,地面血迹斑斑。 狱中,她面对酷刑毫不屈服。特务头子周养浩亲自“劝降”,递上一张“自新登记表”,许诺只要写下悔过书,就能活命。 张露萍冷笑,接过纸张,刷刷几下撕得粉碎,掷在地上:“你们休想让我背叛信仰!”这一幕,让周养浩目瞪口呆。据幸存者黄彤光回忆,特务们私下称她“顽固似铁”,连戴笠都震怒,亲自下令严惩。 监狱的日子暗无天日,但张露萍从未低头。她教难友唱《国际歌》,用草编成小红星互赠,点燃了狱中的希望。 1945年7月13日,就义前夜,她对难友说:“明天,我们要用鲜血证明信仰的力量。”她还留下一枚蓝宝石戒指,托付给黄彤光,叮嘱:“如果能出去,把它交给组织,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使命。” 1945年7月14日清晨,息烽快活岭,雨水打湿了青草,松林低语。七位烈士被押出监房,沿1.5公里的泥泞小路走向刑场。 张露萍走在最前,蓝布囚衣被绳索勒出深深的痕迹。她回头看了一眼战友,微微一笑,仿佛在说:“别怕,我们一起走。” 行刑前,刽子手让她跪下,她昂首站立,喊道:“别打我的头!”这一句,既是对生命的最后尊严,也是对敌人的无畏挑衅。 枪声响起,六颗子弹穿透她的身体,她缓缓倒下,鲜血染红了身下的野生杜鹃花。目击者回忆,枪声在山谷回荡,久久不散,连行刑的士兵都低下了头。 那一刻,张露萍用生命兑现了誓言。她的牺牲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甚至有传言称,监狱长周养浩当晚在监房外焚香,似在悼念这个让他敬畏的女子(虽未见正史记载,但地方野史提及此轶事)。 1983年,中共中央追认张露萍为烈士,她的遗物——那枚蓝宝石戒指,被珍藏在红岩魂陈列馆,诉说着她的不屈。 张露萍的故事,像一朵在烈焰中绽放的榴花,短暂却耀眼。她的牺牲,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终结,更是中共隐蔽战线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多少人像她一样,用鲜血和信仰守护着希望? 回想她的选择,从崇州少女到地下英雄,她本可以安稳度日,却选择了最危险的道路。面对酷刑,她本可以妥协求生,却选择了撕毁悔过书。刑场上,她本可以沉默,却用最后一句口号震撼了敌人。 今天,当我们站在红岩魂陈列馆,凝视那枚蓝宝石戒指时,仿佛能听到张露萍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七月里山城的榴花,依旧灿烂地红着。”她的信念,穿越80年的时光,依然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黑暗,总有人会用生命点亮希望。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