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要嗨了?证监会放大招!这俩板块要飙车

新浪财经 2025-07-28 18:40:05

A股这台老爷车今天突然挂上涡轮增压了!中信建投凌晨扔出一颗炸弹:“A股站上新台阶,科技非银要接力!”证监会大哥紧跟着喊:“全力巩固回稳向好态势!”翻译成人话就是:老乡别跑,钱要来了,快上车!这时候你要是还在纠结中午吃沙县还是兰州拉面,那可能错过的就是一个财务自由的机会——当然,也可能是又一次天台排队的号码牌。

一、“新台阶”到底是楼梯还是滑梯?

先唠唠这个“新台阶”。研报里说“市场情绪高涨”,这可不是瞎吹。打开软件看看,最近的A股就像打了鸡血的兔子,创业板指上周涨了12%,科创50更是直接干到15%,连平时死气沉沉的银行股都跟着蹦跶了两下。更邪乎的是融资余额,三天暴涨500亿,杠杆资金这是把棺材本都押进来了?新基金发行数据也开始抬头,以前卖不动的“科技主题基金”现在要靠抢,银行理财经理的电话比你对象还勤快,开口就是“哥,新基金配售比例1:3,抢到就是赚到!”

但咱得拎清楚:这“台阶”是水泥浇筑的还是泡沫堆的?证监会喊话“巩固回稳向好”,这话听着耳熟不?去年4月、前年10月都喊过,结果呢?有时候是真反弹,有时候是老乡别走的客套话。这次不一样的是,真金白银开始动了——北向资金连续5天净流入,今天早盘直接爆买80亿,以前是偷偷摸摸买茅台,现在恨不得把半导体ETF买涨停。

不过散户老铁们别激动太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券商开始喊“新台阶”,往往是行情已经跑了一半。就像你去吃火锅,服务员端上锅底的时候,肉可能已经被隔壁桌抢得差不多了。现在追高科技股,得想想自己是能吃到肉,还是只能舔舔锅底的辣椒油。

二、“科技非银接力”:到底谁在裸泳?

中信建投重点吹了“科技非银接力”,这俩词儿听着高大上,翻译过来就是:科技股和券商保险要接棒涨了。为啥是这俩?

先说非银金融,也就是券商和保险。这玩意儿就是牛市的“体温计”,股市一热,券商佣金、投行收入、两融利息全来了,业绩报表能靓到闪瞎眼。最近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的股价已经悄悄涨了30%,但你去营业部看看,散户大厅还是空荡荡的——这说明机构在偷偷建仓,等散户反应过来冲进去,他们可能就要结账走人了。保险股更有意思,以前是“三傻”之一,现在跟着股市涨,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保险股也能炒啊”,但别忘了,保险的核心是保费和投资收益,股市涨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再看科技股,研报里列了“新机智药”四大金刚:新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这几个赛道最近确实火得一塌糊涂:AI算力龙头三天两板,机器人减速器公司老板被机构堵门调研,创新药ETF规模一个月翻倍。但这里面水分有多大?某AI公司半年报净利润亏损5亿,股价却涨了3倍,老板自己都忍不住减持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我家公司不值这个价”?还有创新药,以前是“集采一到,股价跌倒”,现在突然成了香饽饽,就因为出了个“补涨行情”的概念?散户买创新药股,得先问问自己:看得懂那些临床试验数据吗?知道“双盲试验”和“安慰剂效应”是啥意思吗?别人家说“这药能治癌症”,你就跟着冲,最后可能连“三期临床失败”的公告都看不懂。

三、增量资金:是援军还是韭菜?

研报说“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这话没毛病,但得搞清楚:这资金是来当解放军的,还是来割韭菜的?

第一波是融资客。最近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创了三年新高。这些人是市场里最激进的一群,赚的时候能翻倍,亏的时候能爆仓。2015年牛市就是被融资盘干崩的,现在杠杆资金又开始活跃,监管层能坐得住吗?说不定哪天就出个“窗口指导”,到时候融资客集体平仓,股价能跌得比过山车还刺激。

第二波是新基金。最近新成立基金规模突破500亿,科技主题基金占了一半。但你去看看这些基金的持仓,前十重仓股全是最近涨上天的AI龙头,这不就是接盘侠吗?2021年新能源基金卖爆的时候,宁德时代股价在600块,现在跌到300块,那些追高的基民还套在山顶喝西北风呢。基金经理现在喊你买科技,可能不是因为公司好,而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钱,不得不买——毕竟基金合同规定了股票仓位不能低于80%。

第三波是北向资金。这波资金确实聪明,去年10月A股最低迷的时候,人家偷偷买了1000亿,现在涨起来了开始边涨边卖。今天早盘虽然爆买80亿,但尾盘半小时又卖了30亿——典型的“高抛低吸”。散户要是跟着北向资金追涨杀跌,最后可能连手续费都赚不回来。

四、“新机智药”四大金刚:谁是真神谁是骗子?

研报把“新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封为“新机智药”,咱挨个扒皮:

新消费:这概念听着就玄乎,不就是卖奶茶、卖预制菜、卖潮玩的吗?某奶茶股去年亏了10亿,股价却涨了50%,就因为换了个“新消费龙头”的马甲。现在的年轻人连奶茶都喝不起了,还谈什么新消费?与其买这些虚头巴脑的股票,不如去楼下便利店看看,哪个牌子的矿泉水卖得最好——那才是真消费。

机器人:最近最火的是减速器、伺服电机,某公司老板说“我们的机器人能跳舞”,股价就连续涨停。但你去工厂看看,真正在用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是ABB、发那科的,国产机器人还在实验室里跳广场舞。散户买机器人股,不如去买个扫地机器人,至少还能帮你干活,买股票可能只能帮你“扫地出门”。

人工智能:这是今年最猛的赛道,算力、算法、应用炒了个遍。某AI公司老板在发布会上说“我们的大模型参数有1万亿”,台下机构疯狂鼓掌,股价当天涨停。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参数多少不重要,能不能赚钱才重要。现在的AI公司,要么靠卖服务器赚硬件钱,要么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真正靠AI盈利的没几个。就像你买了个VR眼镜,新鲜两天就扔抽屉里了,AI概念股可能也是这个下场。

创新药:以前是“药茅”带头跌,现在是“科创板创新药”带头涨。某创新药公司宣布“研发的抗癌药进入二期临床”,股价直接翻倍。但二期临床到上市成功的概率只有10%,也就是说,你买10个这样的股票,9个可能归零。散户要是想炒创新药,不如去买医保目录里的药——至少这些药能治病,股票不会退市。

五、散户生存指南:别当机构的提款机

说了这么多,不是让大家别炒股,而是要睁大眼睛。A股确实站上了“新台阶”,但这台阶可能有陷阱,也可能有彩蛋。给散户老铁们三个建议:

第一,别追“研报热点”。券商研报就像饭店菜单,图片永远比实物好看。中信建投今天吹科技非银,明天可能就吹新能源,后天可能吹地产——他们的工作就是“看图说话”,你要是当真,就输了。

第二,控制仓位别加杠杆。融资买股就像借高利贷赌博,赢了会所嫩模,输了工地搬砖。最近爆仓的融资客已经开始在股吧哭惨了,你想加入他们吗?

第三,买你看得懂的公司。如果你是开超市的,就买茅台、伊利;如果你是程序员,就买腾讯、华为产业链;如果你是医生,就买迈瑞医疗、恒瑞医药。别听别人说“AI要改变世界”你就买AI股,你连ChatGPT都不会用,怎么知道它能不能赚钱?

最后说句大实话:A股从来不是散户的提款机,而是机构的游乐场。证监会喊话、券商吹票、基金拉盘,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你把钱拿出来。你要是想在这个市场活下去,就得记住: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更恐惧——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A股就像一场狂欢派对,音乐很嗨,灯光很亮,所有人都在跳舞。但你得想想:这场派对谁买单?什么时候散场?散场的时候,你能不能安全回家?

9 阅读:3903

评论列表

炮哥

炮哥

2
2025-07-28 23:50

你算是头脑比较清醒的,[点赞]

大珊

大珊

1
2025-07-28 23:03

嗨的是资本[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