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这国家怕不是脑袋进水了吧?前脚和美日搞军演,对着中国比划航母;后脚台风一来,全国泡成了一锅水,现在倒好,开始喊中国“快来救命”了? (信息来源:环球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台风暴雨) 台风接连席卷菲律宾,马尼拉的天空像是被撕开一道口子,暴雨倾泻而下。菲律宾再次陷入天灾的泥潭。按理说每当菲律宾遭灾,中国的救援力量总是反应最快的一批。可是这一次,中国却选择了沉默。究竟是什么,让昔日的慷慨援手选择沉默? 过去十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早已超越了邻里互助的范畴。2011年“天鹰”台风,中国拿出百万美元。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中国24小时内送上200万美元紧急援助,万吨大米和专业医疗队紧随其后,菲律宾方面曾盛赞中国是“雪中送炭”。 然而,这份长久的温情似乎并未融化两国关系中的坚冰。就在中国频频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时,菲律宾的国防部长却正忙着与他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公开指责中国在南海“入侵”。 这种一边求援、一边捅刀的行径,对菲律宾一些政客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2016年,他们刚接过中国的赈灾物资,转身就抛出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2020年,中国的疫苗前脚刚到,菲律宾的船只后脚就在仁爱礁挑衅。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并非变得冷漠,而是更加清醒。中国自己当下也同样受台风困扰,广东等地遭受台风重创,在这种情况下,优先救助自家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做的选择。 国际救援从来不是慈善,中国过去愿意慷慨解囊,是基于对方有合作的诚意,也会尊重基本的边界。但援助从来都是双向的,有来有往才叫朋友。 当菲律宾的军舰在南海冲撞中国海警船,当美菲联合军演的炮口对准中国岛礁,那些曾满载中国大米的货轮,似乎也在政治的风浪中越漂越远。 国际关系中的信任的积累需要数年之功,而崩塌只需一瞬。中国这次按下援助的“暂停键”,并非不关心菲律宾民众的疾苦,而是想用行动让对方明白一个道理:信任一旦归零,再多物资也填补不回来。 中国不再为没有诚意的“朋友”主动买单。如果菲律宾还想得到帮助,就必须拿出真正的诚意,停止扮演“前线亲美、灾后亲华”的双面角色。人道援助的前提,是基本的互信。破坏了这条底线,就别怪别人收回伸出的手。
菲律宾又想好事了!前有洪水,后有台风,目前菲律宾都顾不上自己了,还要趁机发
【84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