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日前发文说;“北京何必错失欧洲也要与普京绑在一起?” 但是这话显然有失偏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8 19:58:52

法新社日前发文说;“北京何必错失欧洲也要与普京绑在一起?” 但是这话显然有失偏颇,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重视与欧洲的合作,也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 这种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何来 “绑在一起” 之说? 近年来中欧关系遇阻,责任显然不在中国,欧盟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追随美国搞政治操弄。 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中国光伏、电动汽车等产业加征关税,甚至推动《反胁迫工具法案》针对中国企业。 这些举措不仅背离了中欧互利共赢的原则,也让欧洲企业付出了代价,2023 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 12%,便是市场对其错误政策的直接反馈。 而中俄之间的交易完全属于正常范畴,并且进口俄罗斯能源能够稳定我国能源储备。 2023 年,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通气,该管道每年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380 亿立方米,不仅优化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也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契机。 更重要的是,中俄在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上协调立场,共同反对单边制裁和霸权主义,这恰恰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需要,而非所谓的 “结盟对抗”。 法新社的论调刻意忽视欧盟在俄乌冲突中,过度依赖美国,盲目追随对俄制裁,导致自身能源危机加剧。 2022 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 10 倍,德国工业用电成本上升 40%,巴斯夫等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制造业进行补贴掠夺,迫使欧洲企业赴美投资。而欧盟却在对华问题上延续冷战思维,这种对跨大西洋联盟的过度依赖,才是欧洲错失发展机遇的根源。 其实早在2023年中国就提出中欧关系三大支柱, 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中欧投资协定重启谈判,但欧盟却受制于内部政治分歧和美国压力,迟迟未能回应。 中欧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就数字贸易规则进行谈判,中国提出的多项合理建议遭到欧盟否决,谈判陷入僵局,这种将中欧关系问题归咎于中国的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 事实上,国际社会早已看清,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服务于和平与发展,中国向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捐赠了一批新冠疫苗,助力当地疫情防控。 这些事实都说明,中国从未放弃欧洲,而是欧洲需要摆脱外部干扰,重新认识与中国合作的战略价值。

0 阅读:44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