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新首相洪马奈一心想靠拢美国,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他刚花钱买了美国的武器,转头就被美国的盟友泰国用美制F-16战机给轰炸了。而美国对此不闻不问,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三个月前,柬埔寨首相洪马奈签署《柬美互惠贸易协定》,自以为向美国递出投名状,换来外交突破。他没意识到,这份协定里藏着一把利刃——所有出口美国的商品,必须贴上“非中国制造”标签。
这一条,直插柬埔寨经济命门。该国90%的纺织工厂,从设备、原料到资本,全依赖中国供应链。所谓“去中国化”,等于自断血脉。
后果立现。西哈努克港六百多家工厂因无法提供“非中”溯源证明,订单被美方全部取消,一夜之间停产倒闭。产业真空迅速被邻国填补——泰国纺织业订单暴增23%,成为最大赢家。
眼看国家经济被掏空,洪森出手反击。他故意泄露与泰国总理佩通坦的通话录音。录音中,佩通坦明确表示不会配合美国围堵中国。洪森意图挑拨美泰关系,为自己争取转圜空间。
但老辣的算计,却误杀了盟友。泰国军方早对佩通坦不满,借“通中”罪名迅速发动政变,将其赶下台。一个亲美军政府上台,对美立场空前强硬。
政治障碍扫清,军事行动接踵而至。驻泰美军F-16战机在泰柬边境巡航频次激增四倍,火药味弥漫。不久,一枚地雷在边境炸伤一名泰国士兵——借口来了。
泰军反应如预演般精准:炮兵阵地饱和开火,瞬间摧毁柬方前线;三架F-16挂载美制JDAM炸弹,精准打击柬陆军指挥所。柬埔寨仍用T-55坦克和老旧雷达,毫无还手之力。
金边副首相宋金达连续拨打美国国务院17次,均被告知“建议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最讽刺的是,冲突期间,柬埔寨引以为豪的云壤海军基地,其雷达系统电源竟被一名美国军事顾问亲手切断。
战火七日即熄。结果惨烈:柬埔寨上百平民死亡,边境哨所失守,经济支柱崩塌。而泰国不仅巩固边境,更稳稳接住美国转移的纺织订单。
这场危机,从贸易协定设局,到政治离间,再到军事压境,环环相扣。美国用一张“非中国制造”标签,诱使柬埔寨自废武功,再借其盟友之手完成产业收割。
洪马奈的“投诚”,换来的不是庇护,而是被当成棋子牺牲。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递出的投名状,有时不是通行证,而是催命符。
白丁
给泰国一个差评。理由是这么大的优势,不来个狠的。要知道打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