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明明是一记耳光!”——7月27日傍晚,当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在白宫玫瑰园微笑握手、宣布“历史性”15%关税协议时,大西洋对岸的欧元却创下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股指由红翻绿,德国DAX指数直接抹去近400点涨幅。这一刻,欧洲人才惊觉:他们被迫为一场“停战”埋单,而账单数字高得吓人——6000亿美元对美新增投资、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大单,外加15%的关税枷锁,全部落在欧盟27国的脖子上。 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一句“这是当前形势下最好的结果”,瞬间点燃了巴黎、柏林、布达佩斯的怒火。法国总理贝鲁当晚在X平台写下“黑暗的一天”,极右翼领袖勒庞更把协议称作“法国工业的投降书”;德国总理默茨隔日改口,从“避免冲突”变成“严重损害”,右翼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怒斥“这是打在欧洲脸上的一记耳光”;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在电视里嘲讽:“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欧盟委员会大楼里,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对着媒体镜头直言:“这不是互利共赢,是单方面屈服”。 幕后的谈判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知情外交官向《观察者网》透露,冯德莱恩团队全程绕开了成员国贸易部长,只带着贴身幕僚飞赴华盛顿,三天两夜“密室”拉锯后,直接拍板。她原本承诺把关税压到10%以下,却在最后一刻接受15%,还附带巨额采购清单,连德国车企最担心的排放标准都被美方塞进附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场算了一笔账:仅大众一家,每年对美出口200亿欧元,15%关税等于直接蒸发30亿利润;整个德国汽车业一年至少损失数十亿美元。法国更惨,奶酪、葡萄酒被零关税要求一刀砍在喉咙上,军工大单又被美国波音、洛克希德分走,法国空客股价当日跳水5.7%。 为什么冯德莱恩敢“先斩后奏”?答案藏在地缘政治账本里。5月特朗普曾放话“8月1日把关税升到30%”,并暗示要“重新评估对欧安全承诺”,不少东欧成员国当场倒向美国阵营;而欧盟共同预算里根本凑不出对等报复的270亿美元关税弹药。于是,冯德莱恩选择用“欧洲钱包”换“美国安全”,却把政治代价甩给各国议会。眼下,法国国民议会、德国联邦议院都已收到反对党紧急提案,要求启动“反胁迫工具”否决协议;匈牙利更放话要在下次欧盟峰会上直接否决执行预算,让冯德莱恩“连工资都发不出”。 网络上那句热评一针见血:特朗普这次收割不了中国,就精准榨出欧洲的“痛苦阈值”。15%的税率恰好卡在欧盟能承受、却流血的边缘——既让美国财政部立刻进账270亿美元,又把欧洲产业未来十年的现金流绑在华盛顿的战车上。冯德莱恩或许真的准备“扛下所有”,但欧洲各国议会手里的否决票,才是决定她命运的最后开关。协议要不要落地?欧洲会不会散伙?留言说说你的判断。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7-29《美欧达成15%关税协议 多国表示不满》 观察者网2025-07-29《协议?明明是一记耳光!德法都怒了》 中国新闻网2025-07-29《“羞辱”欧洲“选择了屈服” 多国批评美欧新贸易协议》
感觉被人出卖了在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谈妥15%的税率后,这位代表欧盟的领导人似乎是
【61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