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全球的面,以色列突然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美方一动作让人目瞪口呆,竟然表态准备“

幽梦化蝶飞 2025-07-30 00:14:48

当着全球的面,以色列突然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美方一动作让人目瞪口呆,竟然表态准备“全力支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7月24日,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在国际外交圈引发轩然大波。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耶希尔·莱特在接受采访时罕见地将中国点名,声称中国可能正协助伊朗重启其弹道导弹项目。 这一言论不仅毫无依据,而且迅速引来了美国媒体的跟进炒作,有媒体直接表态要“全力支持”以色列确保国家安全的所有手段。 这一连串的举动表面上是以色列对伊朗导弹计划的担忧,实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战,目的在于将中国强行拉入中东纷争的泥潭。 过去几年,伊朗在导弹技术领域确实取得了不少进展。例如2025年5月公开亮相的“卡西姆·巴西尔”弹道导弹,射程达到1200公里,具备较强的电子干扰防护能力和突防能力。 紧接着7月,伊朗又展示了射程更远、响应更快的“卡西姆·苏莱曼尼”导弹。这些成果的确引发了以色列的高度关注。然而,在缺乏任何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将这些进展与中国挂钩,实在是缺乏逻辑和诚意。 中国与伊朗的军事合作一贯公开、透明,绝非暗地协助某国开发进攻性武器。 2025年3月举行的“安全纽带-2025”联合军演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中伊俄三国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联合进行反海盗、海上搜救等非传统安全演练,所有活动均符合国际法和地区安全需要,与导弹项目毫无关联。 中国外交部早已表明立场,坚决主张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施压和武力威胁。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伊核问题的相关机制,一直致力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以色列此次指控的目的显然不是要揭示所谓“真相”,而是为了在全球舆论场中制造对中国的不信任,将自己在中东的困境转嫁给外部力量,特别是中国这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的行为并不止于在伊朗问题上泼脏水,它同时在台湾问题上也采取了不友好的态度。同一天,以色列多名国会议员联署声明,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明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这一立场并非偶发行为。早在数月前,以色列政界人士多次访台,与“台独”势力密切接触,甚至在公开场合称台湾为“国家”。 这些举动不仅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更触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底线。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已就此提出严正交涉,表达了强烈不满与坚定反对。 以色列此番一连串的外交操作背后显然有其深层动机。从中东局势的演变来看,以色列正面临来自伊朗的战略压力。 伊朗的导弹项目和区域影响力的增长让以色列越来越感到不安,而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所引发的人道危机的批评也愈发激烈。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加沙地带已有87.8%的区域被以色列军方划为封锁或撤离区,超过210万平民被迫挤在仅剩的12%的区域中生存,医疗、供水、电力等基础服务体系基本瘫痪。因饥饿死亡的人数已突破百人,其中80%以上是儿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急需一个新的议题来分散外界注意力,而中国正好被当作了“替罪羊”。 同时,以色列对美国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长期以来,美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战略盟友,但近年来,两国在中东政策上的裂痕逐渐显现。 例如,美国未经以色列同意单方面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以及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拖延态度,都令以色列感到不满。 为了重新赢得美国的全力支持,以色列需要制造一种“价值观一致、立场坚定”的印象。支持台湾、指控中国,正是一种向华盛顿表忠心的政治信号。此举不仅试图巩固以美关系,也为以色列在中东行动争取更多纵容和战略空间。 美国媒体所谓的“全力支持”,在现实中往往是空洞口号的堆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国际刑事法院被申请逮捕时,美国虽然表达了强烈反对,却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干预。 这种支持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意在在国际舞台上替盟友造势,而非真正承担责任或采取具体措施。 因此,所谓“全力支持以色列抵御安全威胁”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纸上谈兵,既不能改变以色列在中东孤立的局面,也难以实质缓解其战略焦虑。 中国在这一系列挑衅与指控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克制与原则性,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端,明确反对将地区安全议题政治化、工具化。 中国不仅未被这些指控所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地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继续推动国际社会关注巴以冲突的根源,呼吁尊重联合国相关决议,保障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种稳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与某些国家借机制造对抗、煽动冲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0 阅读:1
幽梦化蝶飞

幽梦化蝶飞

幽梦化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