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台湾大美女方瑀来到金门前线劳军,并给当时“驻防金门司令”王多年带来“反攻前锋”的旗子。驻守金门的蒋军对方瑀的这次劳军活动相当重视。这个方瑀确实不一般。她曾是一九六二年选出的第一名“中国小姐”。
2022年6月1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傍晚。连战和妻子连方瑀游完泳后,简单冲洗了一下,准备到家附近的发廊去洗头。阳光洒在大地上,泳池旁的清风轻拂,一切都显得格外舒适,仿佛每个寻常的周五傍晚。然而,86岁的连战在走到椅子旁时,突然失去控制,重重地跌坐下来,发出一声“哎呀”的惊呼。连方瑀迅速走上前查看,只见连战几乎瘫软在椅子上,手脚冰凉,满头大汗,衣服已经湿透,血压飙升到179。 连方瑀本想赶紧回家为连战换衣服并让他休息片刻。然而,正当她慌乱之时,一位女士走过来,告诉她:“快送医院,我是台大教授,送台大急诊。”听到“送医”二字后,连方瑀感到一阵恍惚,短暂地失去了判断力。在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士的帮助下,她叫来了救护车,将连战送往医院。此时,连战的血压已经飙升到238。连方瑀心惊胆跳,手脚发抖,整个人都感到无力。这对恩爱已超过四十年的夫妻,差点在这个傍晚天人永隔。 连战的出生背景同样充满传奇。1936年6月,中国风雨飘摇,而在连战的家庭中,悲欢交替。一个年迈的老人因患肝癌晚期正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而与此同时,新生命即将降临。然而,命运弄人,老人最终未能见到新生儿的面。临终时,老人略显豁达,他在床榻上嘱咐儿孙:“中日必将一战,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意自强不息、克敌制胜,又寄托着复兴故国、重整家园的光明希望!”两个月后,连战诞生了,那个老人正是他的爷爷——连横。
1962年的金门岛,战备氛围依然浓厚。驻守在这里的国军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清晨的军营里,士兵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日常训练,哨塔上的警戒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海峡对岸。这座位于台海前线的战略要地,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就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令人瞩目的劳军团来到了金门。这支由"中国小姐"方瑀带队的慰问团,为紧张的军营带来了一抹亮色。方瑀不仅是当年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更凭借着知性与气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她此行不但带领着一群选美佳丽,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面象征着特殊意义的"反攻前锋"旗帜。 王多年司令对这次劳军活动格外重视。在得知慰问团到访的消息后,他立即安排了隆重的接待仪式。当方瑀将那面饱含深意的旗帜转交到王司令手中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这面旗帜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承载着对驻军的期望与支持。 在金门期间,慰问团的活动安排可谓丰富多彩。王司令亲自带领方瑀一行人参观了金门岛上的重要军事设施,让她们近距离了解前线将士的生活环境。军营的食堂里,方瑀与官兵们共进午餐,分享来自后方的慰问品。 在娱乐活动现场,慰问团的表演让紧张的军营生活增添了几分欢乐气氛。虽然慰问团在金门的停留时间并不长,但他们的到访为这座战地小岛注入了新的活力。方瑀的举止大方得体,她与官兵们的互动自然亲切,展现出超越美貌的个人魅力。
方瑀小时候常常到连家玩,因为父母之间有着相互的往来。连战比方瑀大8岁,曾把她当作一个可爱的小妹妹。然而,当连战到美国求学六年后,方瑀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淑女窈窕的模样。两人重逢时,彼此都感到既惊讶又兴奋。多年后,方瑀回忆道:“他开车的样子非常潇洒,操作自如,专心而不紧张,方向盘在他手中灵巧又安全,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开车。我一路上专注地看着他开车,享受他低沉稳重的声音,心中不由得感到一种隐隐的安全感,仿佛把自己交给他是非常自然的。” 两人的恋情曝光后,台湾媒体纷纷表示:“外省人怎么能嫁给台湾的‘郎’?”甚至她的父母也劝她不要与学政治的人交往,认为这一行爬得高,跌得也重。面对这些批评和指责,方瑀只能默默流泪。然而,在收到没有信的情况下,连战焦急万分,最终决定放下学业,飞回台湾,开始每天到方瑀家拜访。为了让儿子的婚姻和学业都能顺利进行,连战的父母也前往方家,恳求她先与连战订婚,这样连战才能安心继续学业。 在从政期间,连战很少得到选民的掌声。尽管从小在台湾和美国接受精英教育,成年后又在台湾大学担任教授,连战的形象一直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显得严肃而保守。台湾前“立委”谢启大曾评价连战是个保守、拘谨的人,与群众的距离较远。在新的选举文化要求下,政党领袖需要更加轻松与民众互动,连战曾试图做出改变。 2005年,连战回到阔别60年的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7个孩子以“童年•阳光•校园”为主题进行了童声朗诵表演:“爷爷,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您的母校欢迎您,这片故土留恋您,留恋您!”台下的连战和妻子连方瑀都紧张得绷紧神经,嘴唇紧抿,强忍住不笑。后面的儿子连胜文和女儿连惠心则显得更为放松,早已忍不住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