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

烟火阑珊歌婉转 2025-07-30 12:19:33

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强大不过一百年的国家,居然敢称“习惯”成世界老大。而且是对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起码在世界巅峰屹立二千年的伟大国家面前,何等狂妄和无知。 这几年中美关系不太平,美国对中国是处处设卡子,又是加税,又是卡技术,搞得紧张得很。 很多人纳闷:中国踏踏实实发展,怎么就惹着美国了? 英国剑桥大学有位研究中国的知名学者马丁·雅克说得挺透,他认为中国犯了个“大错”——发展得太快、路子走得太成功,快得让美国这个老牌强国睡不着觉,感觉自家地位不保了。 想想中国这四十年的变化,真了不起。 1978年那会儿,咱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还不到美国的零头(6.5%)。 埋头苦干几十年,到了2022年,咱们的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7%,快赶上八成了! 全球排名从第十位“蹭”地一下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德国、日本这些老牌强国都被甩在了身后。 这速度,历史上少见。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工人发现,中国造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三五年间就猛增了五倍。 硅谷的工程师打开专利库一看,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基础专利中,中国企业占了三分之一强(35%)。 英国人算过,中国修高铁网的速度是德国的七倍。建成的5G基站数量更是美国的十四倍多。 普通美国人逛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也变了样,从袜子玩具变成了大疆无人机。 美国政客总喊要“脱钩”、“去风险”,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在卖场排行榜上照样往上冲。 难怪马丁·雅克会说,美国的剧本里只想让中国永远做衬衫和玩具的供应商。 美国为啥这么焦虑? 马丁·雅克点破关键:中国不光经济上来了,它发展这条路还和美国主导的那套不同。 西方推崇“自由市场”,政府少管。 而中国是政府带着市场一起干,投基建、扶产业、定规划。 结果呢?像高铁、5G这些,中国反而领先了。 美国不舒服的地方在于:这路子要是被非洲、拉美那些国家学去了,大家都这么发展,美国说了算的那套秩序还能管用吗? 再加上两国想法不同,价值观不对付,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就特别有市场。 美国防部报告渲染中国核弹头“令人担忧”,却不提自己的核武库全球最大。 美国找中国“茬儿”,常说的无外乎技术模仿、贸易不平衡、南海台湾这些问题。 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这些缺点常被过度放大,成了美国打压的借口。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打压手段,其实很“短视”,容易“伤人又伤己”。 贸易战加关税,中国反制,结果美国农民的大豆滞销,老百姓买东西更贵。 科技战制裁华为,美国自家芯片公司也丢了生意。 2023年中美贸易额还高达7600亿美元,但平静水面下早暗流涌动。 美国一边派人来谈气候合作,一边又升级芯片禁令,连技术难度稍低的14纳米芯片都禁了,连《纽约时报》都看不下去。 欧洲那边也是矛盾,法国总统马克龙刚说不想跟美国跑,回头又跟着一起对中国电动车加税。 更让美国心里不痛快的是,它在某些地方优势正在变小。 2024年南海那次对峙,卫星照片显示中国舰载电磁炮或已实战化,而美国同技术研发二十年还未上舰。 曾被美制裁大棒打压的华为,带着5.5G技术和自研麒麟芯片又杀回国际市场。 彭博社感叹:制裁清单反倒成了中国技术突破的“指南手册”。 马丁·雅克十年前就预言西方适应中国重新崛起要很久,现在看来,时间在哪一边很清楚了。 说到底,中美关系好坏,影响全球。 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稳定,这些全球性的大事,少了中美合作,都难办。 美国真想长远,与其抱着“老大”心态处处打压中国,搞得双方受损,不如放下架子好好谈,找合作共赢的路子。 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份韧性定会为世界注入更多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世界需要合作,不需要对抗升级。

0 阅读:0
烟火阑珊歌婉转

烟火阑珊歌婉转

烟火阑珊歌婉转